一、價格:
生物降解塑料袋比原來塑料制品價格高出2-3倍不等,消費者短期內不能完全接受,例如生產一個中型大小的超市用背心袋(大約尺寸是26X42cm),成本為6-7分錢,同樣厚度如果做成合格的可降解塑料袋,大約要2-3毛錢,成本翻了至少3倍。按照行業慣例,經過生產企業與各級經銷商層層加價,最終到消費者手上的市場價格可能要再翻一倍至5-6毛錢。
二、政策的執行力度:
在成本和價格遠高于傳統塑料的背景下,生物降解塑料要想做大市場,需要比較強的政策執行力度,既要減少傳統塑料袋的供應、增加可降解塑料制品的供應,又要加強消費者的教育,引導消費者逐漸接受生物降解塑料。最根本的是引導企業降低生物降解塑料的生產成本、減少流通環節的成本,將高成本高價格給降解塑料市場推廣帶來的阻力降低到最小。處罰只是手段之一,但光靠處罰無法從根本上解決生物降解塑料的推廣阻力。
三、執行標準和偽降解的沖擊:
2020年9月,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制定了《可降解塑料制品的分類與標識規范指南》,明確要求可降解塑料其生物降解率應≥90%,且其重金屬及特定元素含量等其他條件必須同時達標才算作可降解塑料。但實際工作中,一些企業會生產一些降解率遠遠低于90%甚至只有20%-30%的塑料袋(以淀粉基PE為主),這種偽降解塑料的存在,另外一些企業明面上做生物降解塑料制品,私底下也生產偽降解制品,這些都增加了真正的生物降解塑料的市場推廣。
四、降解制品的性能:
除了價格之外,生物降解塑料的部分性能跟傳統的LDPE、LLDPE、PP、PET和PS相比還有不足,比如拉伸強度、阻水性等等, 生物降解塑料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短板,這種短板需要通過改性等手段進行解決。
五、庫存時期的變質:
生物降解塑料跟其他商品一樣,從生產出來到終端消費者手中,需要一定的周期,也正是其可降解的特性,產品 往往在庫存時期就發生變質,據生物降解塑料袋部分廠家反映,在空氣中放置較長時間的可降解塑料袋 ,輕輕一撕就能撕成碎條, 相比之下,剛出產的全降解塑料袋則需要相當大的力氣。這無疑對企業的銷售和庫存管理增加了很多的難度。
六、配套措施:
生物降解塑料的產業鏈設計塑料粒子生產、改性、加工、流通、使用和后續的降解處理,每個環節都要打通,產業鏈形成閉環,才能做大市場。生物降解塑料需要工業堆肥,堆肥3-6個月達到降解的要求,但目前在中國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