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產業網】8 月 20 日消息,氣相法白炭黑在涂料領域的應用,需依托科學的工藝控制方可充分發揮其功能性。這一過程涉及分散工藝的精準把控、功能性應用方法的合理選擇、特殊體系的適配以及關鍵應用要點的掌握,每一個環節都對最終效果有著重要影響。
在分散工藝控制方面,設備選擇需根據涂料體系的特性而定。對于低粘度涂料體系,如溶劑型漆,采用高速剪切分散機能有效確保納米顆粒均勻分散;高粘度體系如硅樹脂涂料,則需借助捏合機或開煉機的強力剪切作用來避免顆粒團聚;而粉末涂料則推薦使用三維高速分散或研磨設備。同時,分散參數的優化同樣關鍵,不僅要控制轉速范圍、攪拌刀片類型,還需配備冷卻系統以防止局部過熱引發凝膠化,分散時間也需在效率與穩定性之間找到平衡,避免過度剪切破壞氫鍵網絡。
據炭黑產業網了解,氣相法白炭黑在功能性應用上方法多樣。在流變調控中,未改性親水型產品如 HL-200 可作為觸變劑,其表面硅羥基能形成氫鍵網絡,靜態時可增稠防沉降,像顏料防沉就可借此實現,動態剪切下則能降低粘度以改善施工性,在丙烯酸涂料中添加 1.8%,可顯著提升抗流掛性,使 275μm 涂層不發生流掛。性能增強改性方面,疏水型產品如 HB-139 在環氧體系中添加 0.8%,可同步優化抗流掛性與涂層光澤度,還能提升涂層硬度、抗刮擦性及耐化學腐蝕性;在透明體系中,通過控制 0.5%-2.0% 的添加量可調節啞光效果,且不會影響透光率。
針對特殊體系,氣相法白炭黑也有相應的適配方式。水性涂料需選擇表面改性產品,以解決高表面張力導致的縮孔問題,并改善流動性;高固含涂料如船舶漆,可通過其觸變性防止垂直面流掛,同時保障存儲穩定性。
在應用過程中,有幾個關鍵點需要注意。添加前,建議將白炭黑預分散于溶劑或樹脂基料中,避免直接投粉造成分散困難。疏水型產品更適用于對耐水性要求高的體系,親水型則更適合極性溶劑體系,具體的添加比例需根據涂料配方通過流變曲線測試來確定,以此平衡施工性與終膜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