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產業網】8 月 28 日消息,在化工材料領域,“白炭黑” 與 “炭黑” 僅一字之差,常讓行業新人或非專業人士產生混淆,但實際上二者屬于完全不同的物質。盡管名稱高度相似,容易讓人猜測它們之間存在關聯,不過從成分、結構到特性均有著本質區別,下面將對二者的差異及關聯進行詳細梳理分析。
從物質本質來看,炭黑與白炭黑的核心構成截然不同,二者名稱中 “炭黑” 的相似表述,更多是源于工業生產中物理形態的相近而形成的俗稱,并非基于成分或性能的關聯。其中,工業領域所指的白炭黑,化學本質是水合二氧化硅,其分子式可表示為 SiO??nH?O。在這種物質的組成中,二氧化硅(SiO?)的含量占比極高,通常超過 90%;從微觀形態來看,它的原始粒徑處于 10~40 納米的范圍,且因表面分布著較多羥基,具備較強的吸水特性,這一特性使得其在儲存或使用過程中容易聚集形成細小顆粒。按照生產工藝的差異,白炭黑在工業應用中主要分為兩大類別,分別是沉淀法白炭黑和氣相法白炭黑,不同制備方法也決定了它們在后續應用場景中的差異。
據炭黑產業網了解,與白炭黑的氧化物屬性不同,炭黑的核心成分是碳元素,這也是其名稱中 “炭” 字的由來,從化學分類上看,它屬于無定形碳的一種。在具體成分構成上,炭黑除了主要的碳元素外,還會含有少量的氧元素、氫元素以及硫元素等雜質成分,其主要成分的化學式可簡單表示為 C,標準品名稱即為炭黑。從材料特性角度分析,炭黑是一種微觀結構、粒子形態以及表面性能都極為特殊的炭素材料,這種特殊性也讓它在眾多工業領域中具備不可替代的作用。基于制備過程中所采用的方法以及原材料的不同,炭黑同樣有著細致的分類,常見的類別包括爐法炭黑、槽法炭黑、乙炔炭黑、燈煙炭黑以及熱裂法炭黑等,不同類別的炭黑在粒徑大小、比表面積、結構度等關鍵指標上各有特點,進而適配不同的下游應用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