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產業網據中國汽車報消息,日前,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印發了《山東省化工產業“十四五”發展規劃》,整體梳理了山東輪胎產業“十四五”的發展方向。其中,規劃指出,整合退出年產能120萬條以下的全鋼子午胎、500萬條以下的半鋼子午胎企業;淘汰不能實現密閉式自動投料的煉膠機、不能實現充氮工藝的子午胎行業硫化設備;加大智能、高端輪胎的研發和生產,提高產品附加值和市場占有率;全面提升輪胎行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做強輪胎產業集群,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輪胎品牌。

“世界輪胎出中國,中國輪胎看山東,山東輪胎在廣饒”。廣饒作為山東省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縣城,卻因有著完善的輪胎產業鏈而廣為人知。有關統計顯示,廣饒輪胎年產值曾超千億元,年生產能力達1.5億條,占山東省的50%以上、全國的25%以上,是名副其實的“輪胎之都”。
2019年,《中國汽車報》采訪團隊曾走進廣饒。彼時,當地輪胎業處于水深火熱之中,一大批不具備競爭實力的輪胎企業接連被關停、破產;2020年,《中國汽車報》再度追訪,我們得知,在經過一系列的洗牌、整合后,當地輪胎產業正從陣痛中醒來;如今,受新冠疫情、貿易壁壘、環保考核、原材料上漲等影響,廣饒輪胎產業如今現狀如何?在數字化、智能化、高端化等轉型升級的背景下,廣饒輪胎產業又有哪些新變化?新氣象?
加快轉型升級 促進產業高端高質高效發展
“近年來,受產品層次、資金鏈斷裂、整合重組等內外因素影響,廣饒縣輪胎產業發展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戰。目前,廣饒輪胎產業積極響應國家去產能和綠色發展戰略要求,在產能、出口、環保、數字化、智能化等方面正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在接受《中國汽車報》記者采訪時,廣饒罡丸輪胎銷售有限公司董事長韓克九正在外地考察的路上。他介紹,橡膠輪胎作為廣饒縣的主導產業之一,已由粗放式、低端化的生產向綠色、智能化方向發展。特別是在瞄準產業尖端技術和高端產品方面,廣饒輪胎正在加快推進產業改造升級。
韓克九介紹,這幾年在政府的主導和推進下,廣饒輪胎產業正在加速新舊動能轉換,大力推進企業科技創新,加大對“軟”“硬”件設施的投入,并且加強了與領域內頂端高校、科研院所對接,建設了一批省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和工程中心。
據悉,目前廣饒縣擁有橡膠輪胎行業省級企業技術中心7家,市級技術中心3家,省級行業技術中心1家。建有國家輪胎及橡膠制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廣饒橡膠輪胎分中心、國家輪胎工藝與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廣饒研究院、東營市泰斯特橡膠輪胎產業技術研究院等公共研發機構,研發能力不斷提高,研發成果不斷出新。
具體來看,在智能化改造方面,廣饒輪胎產業相繼從荷蘭、日本等國家引進世界領先的智能化密煉機、VMI智能化全自動成型機、智能化動平衡均一性測試線等設備,對原有生產裝備進行智能化改造,推動單班產量、自動化程度、動平衡、均勻性等關鍵性能指標實現大幅提升;在信息化提升方面,廣饒輪胎產業引進ERP、MES、WMS等信息化管理系統,建立健全信息化制度規范體系,對生產廠區進行信息化改造,帶動企業生產管理水平全面提升。一系列改造升級使當地輪胎產業的綜合生產效率提升45%,人工成本節約50%。
特別是廣饒縣大力推進產業數字化,深化“優勢產業+人工智能”三年行動,以新技改、新制造為重點,深化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融合應用,促進輪胎行業高端高質高效發展。
據透露,目前廣饒橡膠輪胎企業已有市級智能工廠1家,數字化車間4個。按照規劃,到2022年,廣饒輪胎產業將完成淘汰落后產能的階段性任務。并且力爭通過3-5年的努力,使廣饒輪胎產能達到全國輪胎產能的30%-50%,將廣饒縣打造成全國乃至全球最大的子午胎生產基地。
“比如,華盛橡膠集團已經在我們當地建立了工業4.0工廠,加快工廠智能化步伐,對現有技術裝備和生產流程進行智能化改造、信息化提升;興源集團引進科研精英和先進生產設備,加大新產品研發力度,這兩種類型企業已經走在了轉型升級的前面,展示了廣饒輪胎產業的新面貌。”韓克九說。
打造新商業模式 開啟“互聯網+輪胎”時代
廣饒輪胎產業發展到今天正是各輪胎企業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加大新產品研發的結果。而在幾十年前,廣饒輪胎僅僅是家庭作坊式生產。值得一提的是,伴隨互聯網浪潮和大數據、人工智能的加速,廣饒輪胎產業互聯網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成為當前轉型升級風向標,如何將“互聯網+”由戰略層面真正有效的落地則成為各家企業爭論的焦點。
作為廣饒縣首家工業互聯網平臺,2015年“胎大王”電商平臺正式上線。該平臺借助互聯網工具,聚焦卡客輪胎,獨辟蹊徑地將互聯網與定制化相結合,率先掀起輪胎行業的商業模式革新熱潮,近年來發展良好。據悉,胎大王定位于中國卡客車輪胎產業鏈智能服務平臺,致力于提供卓越產品和完善服務,為上下游定制提供解決方案,通過線上線下融合的方式,讓傳統零售業態符合互聯網新時代的特征,推動傳統零售業態的轉型與升級。
“我們這個平臺是一個以原材料集約化采購、工廠個性化定制、直達式物流、連鎖服務門店為一體的全產業鏈生態平臺,通過品牌聯盟,資源融合,打造產業共同體,為產業提供‘新模式、新零售、新動能、新生態’的系統解決方案。” 胎大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朱云成朱云成說。
同樣是以輪胎產地的實體市場產業集群為基礎,以實體商貿物流資源為依托的山東胎智匯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也是如此。該平臺專注于商用車領域成本解決方案,打通了上游技術、材料、制造與地區分倉,針對用戶更多的產品、服務、金融需求,通過線上線下同品、同質、同價,實現統倉、統配、統銷的一體化解決方案。
在胎智匯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董事長鄭興彪看來,“電商企業在橡膠輪胎銷售方面是有優勢的,可通過‘三級分銷體系’打造具有針對性和專業性的線上買賣交易服務平臺,促進橡膠輪胎業務的發展,提高輪胎產品質量。”
電子商務發展帶來的市場和利潤空間,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傳統行業加入,改變著傳統的營銷方式,廣饒縣越來越多的輪胎企業開始探索嘗試新的營銷方式。目前,以胎大王、胎智匯為代表的互聯網運營平臺正構建和打造以產業互聯網與實體經濟高效融合的全新商業模式,探索輪胎行業轉升級之路。
布局海外市場 多項措施破解出口難題
輪胎產業是廣饒工業發展的重要支柱,并且從廣饒輪胎產業的業務格局來看,國際出口能占據一半以上的份額。但是受新冠疫情影響、貿易摩擦以及原材料上漲、海運價格上漲等影響,廣饒輪胎的出口業務也有所損失。
為了破解出口瓶頸,廣饒輪胎產業進行了多次有益嘗試。比如在出口運輸方式上,因海運物流成本猛增,集裝箱運輸承受巨大壓力。中一橡膠有限公司外貿經理王志濤表示,“因為疫情影響,一個集裝箱發到迪拜港口的成本從1800美元漲到接近8000美元,翻了好幾番。”,為此,廣饒多家輪胎企業嘗試運用散貨船的方式進行遠洋輪胎運輸。據悉,按照市場價格計算,一集裝箱的貨企業就能省下2000美元左右,不僅從運輸成本,也從運輸方式上解決了廣饒輪胎產業外貿的一些問題。
在原材料上漲、本地化生產等方面,廣饒輪胎產業則積極尋求海外建廠或打造原材料基地。其中山東恒豐橡塑有限公司在緬甸第四特區,投資8000余萬元,租賃10萬畝土地種植橡膠樹,該項目從2013年開始實施,目前已經種植近3萬畝;賽輪金宇股份有限公司在越南投資建廠,投資總額達9500萬美元,一期設計規模為800萬條/年產半鋼子午線輪胎,據悉,該企業在越南也有自己的橡膠種植加工廠。
“通過上述一系列措施,廣饒輪胎產業在海外業務方面,既保證了穩定供應,又擴大了輪胎國際市場占有率,還規避了國際貿易摩擦、轉移過剩產能、促使輪胎新舊動能加速轉換。”韓克九表示。
據悉,根據廣饒縣公布的2021年上半年出口數據,廣饒擁有橡膠輪胎出口企業已達到53家,共有昌豐、永盛等49家輪胎企業與沙特阿拉伯、阿聯酋等60多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開展了貿易合作。
“可以看見,在轉型升級和變革下,廣饒輪胎產業已進入了高質量發展的快車道。”韓克九補充說。
關注炭黑產業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