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產業網據鐵嶺日報消息,7月22日,由市工信局主辦的鐵嶺市省級橡膠制品產業質量品牌提升示范區建設工作研討會在鐵嶺橡膠工業研究設計院舉行,市科技局、市總工會、市市場監管局和中國橡膠工業協會制品分會等單位負責人以及50余位我市橡膠制品生產企業負責人受邀參會,共商遼寧省橡膠制品產業質量品牌提升示范區建設事宜,合力推動我市橡膠產業駛入加速路。
占良機 老樹正待發新芽
橡膠制品是我市標志性傳統優勢產業,也是極具特色的城市工業名片。經過多年發展,我市橡膠產業形成了以鐵嶺橡膠工業研究設計院為龍頭、全市橡膠產業共同發展的良好態勢,橡膠產品已覆蓋汽車、冶金、礦山、電子、油田、軍工、航空航天、核電工程等重點領域,部分產品可以替代進口并實現國產化。
但是,我市橡膠產業仍面臨著產業大而不強、高附加值產品不多、品牌企業偏少,缺少產業人才和尖端技術等問題,一系列發展瓶頸亟需突破。
今年4月22日,經過積極爭取,我市獲批籌建遼寧省橡膠制品產業質量品牌提升示范區,將在質量管理、技術檢測平臺建設、許可審批、標準制定等方面獲得政策扶持,成為我市橡膠產業破繭成蝶的一次重要機遇。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示范區建設,成立了鐵嶺市籌建遼寧省橡膠制品產業質量品牌提升示范區工作領導小組。
明方向 搭建起示范區“四梁八柱”
今年6月2日,我市發布了籌建遼寧省橡膠制品產業質量品牌提升示范區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明確了示范區建設基本路徑。
《實施方案》明確,我市計劃通過股份制合作模式,使原橡膠制品企業由競爭者變成合作者,利用資本運營,打造鐵嶺橡膠“TLXJ”區域公用品牌,從而將品牌做大做強。
藍圖繪就,目標錨定:
——通過1年的遼寧省橡膠產業質量品牌示范區創建,充分運用全市200余家橡膠企業資源,到2023年末,全產業鏈產值力爭實現25億元;
——到“十四五”期末,新產品銷售收入達10億元,申請專利及成果轉化20項,制定標準10項;
——通過招商引資,吸引國內1-2個行業龍頭企業來我市投資建廠,全產業鏈產值力爭實現30億元。
《實施方案》同時提出了7個方面的措施,其中包括將省級橡膠制品質檢中心打造成全國一流橡膠制品檢測中心,成為國家重點實驗室。
在未來幾年內,該中心擬將檢測項目由現有的120個增加到300個以上;增加輪胎、乳膠制品、再生膠、炭黑、制品生產動態檢驗項目;完善檢測設備280臺套。
求突破 四部門展開“頭腦風暴”
7月,示范區建設進入全面推進階段,有關部門的服務措施也逐步細化,當天的會議上,相關部門負責人暢所欲言。
“鐵嶺的橡膠制品產業步伐邁得不大,與企業家太懂橡膠不無關系,企業的發展脈搏某種程度上為企業家個人所固化。”溫州客商來我市考察后的一席話,讓市工信局相關負責人記憶猶新。他表示,作為行業主管部門,市工信局將著力推動鐵嶺橡膠產業緊跟現代產業高質量發展步伐,不斷做大規模,緊盯“專精特新”發展方向,培育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橡膠制品中小企業;充分發揮橡膠研究院產業共性服務支撐作用,完善服務體系,加大服務力度,引導行業協會發揮龍頭帶動作用,加大產業招商力度,提升產業層次能級。
創新和人才是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發言的關鍵詞:著力突破技術難題,與高等院校建立產學研合作,讓技術成為支持企業發展的第一動力;樹立大局意識,建立實質性合作聯盟和平臺,突破卡脖子技術,提供共性技術、滿足個性需求,在產品質量提升和技術進步上下功夫;注重培養青年人才,通過與大學共同建立實訓基地等方式,在人才引進上下功夫、動腦筋,推動產業實現可持續發展。
市總工會相關負責人將關注點放在以賽促學上,表示希望通過在鐵嶺橡膠工業研究設計院舉辦全省橡膠制品產業操作技能大賽,促進產業工人技能展示、交流學習、素質提升,進而推動產業發展。
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市推出的“鐵橡云臺”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已形成了可復制、可推廣的“鐵嶺模式”“鐵嶺經驗”,得到省委省政府充分肯定,下一步,將從線下實體服務平臺和線上服務云平臺同步籌劃、同步推進;充分發揮“質量經紀人”作用,讓企業足不出戶,盡享“放管服”政策帶來的紅利。
中國橡膠工業協會制品分會秘書長宋巖表示,將在舉辦技能大賽、助推質量品牌提升、與高校合作和“鐵橡云臺”提檔升級等方面給予我市全力支持。
這場“頭腦風暴”也讓從事橡膠行業的青年人找準了努力的方向。昌圖長汽密封制品廠總經理侯飛宇表示,作為一名“創二代”,將扎根遼北熱土,在行業協會的帶領下,為我市橡膠產業發展貢獻熱情、智慧和力量。
合力者強,同心者勝。今年8月,我市還將申報橡膠制品產業質量品牌提升國家級示范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