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產業網據輪胎商業消息,美國輪胎媒體MTD研究發現,隨著零部件以及原材料供應鏈逐步趨緊,北美商用車制造正在經歷暴擊!
有北美行業分析師表示,目前受商用車零部件短缺限制,其卡車訂單大量積壓,讓卡車開工率開始轉低。由于缺少的汽車零部件并非只有輪胎,因此在此次有零部件供應趨緊造成的海外商用車市場供應緊張中,輪胎需求并未發生明顯改變。不過有一點可以確定,海外市場商用車目前的制造危機確實在多方面影響著國內輪胎廠的出口數據。
產量趨緊,出口訂單要“亮紅燈”
據美國卡車協會數據顯示,最近美國市場8級卡車(重卡)的產量比行業預測低8%。其工作人員表示,訂單早在4月就出現了下滑——遠低于此前訂單數量。其中重要原因就是,俄烏沖突和超高通貨膨脹影響了北美卡車生產所需的各種原材料的供應與價格。
就像我們在去年下半年所經歷的一樣,“國五國六”的交替給國內輪胎市場需求形成了巨大的拖拽——終端銷售不振,市場庫存高企,多家輪胎廠、經銷商業務員月訂單無法過萬,截至今年三月底,包括部分頭部企業在內的多家輪胎廠國內庫存量均出現上漲,消耗動力均來源于海外市場需求支撐。
但是,隨著今年北美卡車市場產量出現明顯下滑,海外大胎出口前景并不算太樂觀。今年第一季度時,我國乘用車輪胎出口美國數量就出現了23%的下跌;而如果北美卡車產量無法實現逆轉,有不少人擔心二季度北美的卡車輪胎需求也會出現下滑。
不過從在美經銷商的反饋來看,這一預測多少有些過度擔憂。由于新車產量較低,舊車使用率出現上升,替換市場景氣度較好。因此雖然車廠訂單有所下降,但是替換市場訂單不斷,輪胎出口需求變化大概率不會在第二季度出現改變。
國內市場何時恢復?
出口市場對于輪胎廠來說至關重要,但是對于輪胎經銷商和輪胎店,大家則更關心國內市場的恢復時間,畢竟本月過了就是國內輪胎市場“頹廢化”的整一周年紀念。而目前與國內替換市場相關的利好消息也僅僅只有新一輪“大基建”的到來。不過由于目前仍有部分地區交通受限,因此其利好效應發揮于輪胎市場還需要不短的時間。
因此在現階段,能夠實現生意逆轉的還是只有輪胎產業上游的輪胎,隨著上海等地車廠陸續復工復產,大量車廠訂單促使輪胎廠開工率驟升。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輪胎企業與車廠大多為提前簽訂的訂單,因此價格多為合同簽訂期的執行價格,而在目前輪胎原材料價格上漲頗為嚴重之下,即使是生意轉好的輪胎廠也有可能再次面臨利潤下跌的風險。
因此,業內人士預測,輪胎行業全面復蘇至少要等到6月中下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