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產業網(www.boilnfry.com),據車與輪消息,日前,東營海關公布一則案例,在“重研究、破壁壘,助力輪胎馳騁全球197個國家和地區”課題下,東營海關助力賽輪輪胎開展技術攻關,成效顯著。

今年2021年5月1日,歐盟輪胎新標簽法規Regulatioin(EU)2020/740正式實施,全面升級實施范圍、技術等級分級、標簽樣式、市場監管等方面要求,輪胎出口再遇壁壘。
1-5月,東營市出口新的充氣橡膠輪胎3266萬條,貨值85.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62.2%、46.1%,出口全球197個國家和地區,幫扶成效顯著。主要做法如下:
一、 開展技術攻關,實施重點突破
歐盟輪胎新標簽法案既是歐盟最嚴苛的技術性貿易措施,更是全球輪胎技術革新的風向標,技術標準要求高、研究意義重大。
一是堅持課題引領。將歐盟輪胎新標簽法案研究應對作為年度“雙高”項目,組織人員開展集中攻關,同時以課題形式向省商務廳申報并獲得立項,為研究工作爭取10萬元的資金支持。
二是實現強強聯合。借助輪胎評議基地,充分發揮合作單位山東科技大學、SGS、BV等知名高校和第三方認證機構在產品檢測、認證認可方面的各自優勢,對法規實行分段研究。
三是實行重點幫扶。在對轄區所有輪胎企業集中培訓的基礎上,對檢測水平偏低、研發人員少的企業實行一對一幫扶,逐一解答法規要求,幫扶企業順利取得認證證書。
二、拓展應對范圍,提升綜合能力
除遭遇技貿措施外,輪胎還是我國遭遇“雙反”調查和知識產權應訴最多的出口商品之一。為提升企業綜合應對能力,一是強化貿易摩擦預警服務。
充分發揮全國輪胎技術性貿易措施評議基地優勢,向省商務廳申請建立輪胎類產品貿易摩擦預警服務站,加強對“雙反一保”等關稅壁壘貿易摩擦的預警監測、行業分析,確保信息第一時間傳遞到企業,組織企業開展集體應對。
二是組建輪胎產業知識產權保護聯盟。針對日本輪胎輪輞協會對轄區輪胎企業出口產品的花紋型號發起的知識產權訴訟案件,6月29日,與當地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聯合發起成立了全國首家輪胎產業知識產權保護聯盟,充分調動東營市知識產權服務資源,幫扶企業有效應對知識產權訴訟案件,同時提升區域產業的整體創新水平。
三是培育龍頭標桿企業。針對轄區企業普遍偏小的現實情況,注重發揮龍頭企業標桿作用,在2020年培塑一家輪胎示范企業的基礎上,今年再確定2家培塑企業,幫助其建立技貿措施應對機制,引導企業消化、吸收、應用國外技貿措施中的先進標準,倒逼企業自身進行技術改造、提升管理水平。

三、夯實基礎工作,開發新興市場
在做好美國、歐盟等傳統優勢市場應對的基礎上,注重新興市場的開發,圍繞國外標準、原產地、通報評議等開展工作,努力實現全面開花。
一是建設標準數據庫。
針對企業收集國外標準困難的問題,集中收集國內外輪胎標準法規320余個,涵蓋歐、美、日、韓、印度、巴西、中東、東南亞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翻譯歐盟、中東輪胎標準法規8個,建立輪胎標準數據庫,為企業開拓國外市場提供標準支撐。
二是強化技貿措施評議。
及時關注WTO-TBT/SPS通報信息,針對印度公路運輸部發布的《中央機動車法案》第一時間開展評議,提醒企業關注該法規中C1和C2輪胎的滾阻參數變化。
截止目前累計提交通報評論意見24條、特別貿易關注6次,涉及歐盟、日本、韓國、泰國、印尼等國家地區。
三是暢通信息發布渠道。
創辦《技術性貿易措施專刊》,以輪胎產品為主,同時兼顧汽配、農食產品等,注重收集國外最新通報、行業資訊、技術法規等信息,第一時間推送給企業,提早制定應對措施,截止目前累計發布預警信息88條、編制發布《技術性貿易措施專刊》18期,為企業應對國外市場變化提供了有效的信息支撐。
關注炭黑產業網,了解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