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產業網(www.boilnfry.com)據找塑料視點消息,不出所料,2021年最新版“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如約而至。
9月16日,生態環境部發布《重點區域2021-2022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方案(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函》。意見征求截止日期為9月22日,正式稿即將正式發布。
今年受停限影響地區涉及6省65市,比去年新增加26個地市,管控范圍包括了京津冀、河北、河南、山東、山西、陜西大部分地區。

工程行業管控措施主要如下:
強化揚塵管控,各城市平均降塵量不得高于 7 噸/月·平方公里,鼓勵各地細化降塵量控制要求,逐月實施區縣降塵量監測排名。加強施工揚塵精細化管控,嚴格執行“六個百分之百”,道路、水利等線性工程實行分段施工。
將施工、監理單位揚塵防治落實情況納入信用評價管理。
對未能完成終期空氣質量改善目標任務或重點任務進展緩慢的城市,公開約談政府主要負責人。發現篡改、偽造監測數據的,考核結果直接認定為不合格,并依法依紀追究責任。

工作任務:
全面貫徹落實減污降碳總要求,以減少重污染天氣和降低 PM2.5 濃度為主要目標,突出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堅持方向不變、力度不減,抓住產業、能源、運輸結構調整三個關鍵環節,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有序推進北方地區清潔取暖,加快實施大宗貨物運輸“公轉鐵”,深入開展鋼鐵行業、柴油貨車、鍋爐爐窯、揮發性有機物(VOCs)、秸稈禁燒和揚塵專項治理。深化企業績效分級分類管控,強化區域聯防聯控,積極應對重污染天氣。堅持問題導向,加大監督和幫扶力度,強化考核和執紀問責,切實壓實工作責任。
實施范圍:
實施范圍:考慮各地秋冬季大氣環境狀況和區域傳輸影響,重點區域秋冬季攻堅范圍在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26”城市和汾渭平原城市基礎上,增加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山東東、南部,河南南部部分城市。
示意圖:

1、北京市
2、天津市
3、河北省石家莊、唐山、秦皇島、邯鄲、邢臺、保定、張家口、承德、滄州、廊坊、衡水市,雄安新區,定州、辛集市;
4、山西省太原、陽泉、長治、晉城、大同、朔州、晉中、運城、忻州、臨汾、呂梁市;
5、山東省濟南、淄博、棗莊、東營、濰坊、濟寧、泰安、日照、臨沂、德州、聊城、濱州、菏澤市;
6、河南省鄭州、開封、洛陽、平頂山、安陽、鶴壁、新鄉、焦作、濮陽、許昌、漯河、三門峽、南陽、商丘、信陽、周口、駐馬店、濟源市;
7、陜西省西安、銅川、寶雞、咸陽、渭南市(含韓城市)及楊凌示范區。
實施時間:
秋冬季期間(2021 年 10 月 1 日至 2022 年 3 月 31日),各城市完成 PM2.5 平均濃度和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控制目標。
根據《意見稿》,本次治理將以石化、化工、煤化工、焦化、鋼鐵、建材、有色、煤電等行業為重點,全面梳理排查擬建、在建和存量“兩高”項目,對“兩高”項目實行清單管理,進行分類處置、動態監控。鋼鐵行業將實施錯峰生產,并開展爐窯綜合整治。這或將對鋼筋和水泥等建材產量產生影響,從而引起房地產開發建設成本上漲。施工單位好好研究下合同,看看你們項目材料單價是否可調。
原文如下:
重點區域 2021-2022 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方案
(征求意見稿)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 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強化多污染物協同控制和區域協同治理,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氣。近年來,通過實施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重點區域空氣質量持續改善,2020 年秋冬季,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汾渭平原細顆粒物(PM2.5)濃度比 2016 年同期分別下降 37.5%、35.1%,重污染天數分別下降70%、65%,人民群眾藍天獲得感、幸福感明顯提高。秋冬季攻堅雖取得積極成效,但空氣質量改善成果還不穩固,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汾渭平原等重點區域秋冬季重污染天氣仍高發、頻發,既影響人民群眾身體健康,也直接影響“十四五”空氣質量改善目標任務的完成。2021 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上半年“兩高”行業產品產量、煤炭消費量等出現明顯反彈,大氣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壓力增大。要充分認識 2021-2022 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精準扎實推進各項任務措施,通過在重點區域持續開展秋冬季攻堅行動,著力打好重污染天氣消除攻堅戰,為“十四五”深入打好藍天保衛戰開好局、起好步。
更多炭黑資訊,請關注炭黑產業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