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歐洲橡膠雜志(ERJ)組織的2021年度全球非輪胎橡膠制品50強排行榜公布。非輪胎橡膠行業50強排名頭把交椅易主,佛雷依登貝格登頂。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對行業沖擊較大,大部分非輪胎橡膠企業的銷售收入繼續下降,利潤下降,毛利率走低,非輪胎橡膠行業總體繼續下降通道。非輪胎橡膠行業收購活躍且見成效,對公司銷售額及排名影響較大。技術創新相對較多,整個行業在恢復過程中,2021年行業景氣度有望達到疫情前水平。
佛雷依登貝格登頂
2021年度,全球非輪胎橡膠制品50強排行榜榜單前10位企業名稱不變,但位置有較大調整。佛雷依登貝格以60.278億美元銷售額超越大陸,成為新的霸主;大陸以55.726億美元位居第二;哈欽森以43.18億美元位列第三。日本的住友瑞科和普利司通位居第四、第五,排名6~10位的是派克-漢尼芬、NOK、蓋茨集團、特雷勒堡及利潔時benskiser。由于在新冠肺炎疫情下橡膠手套產銷量激增,頂級手套從上年的22位上升至12位。
在50強中,美國15家,成為進入50強最多的國家。日本占12家,居其次。歐盟地區有16家企業,其中,德國5家、瑞典3家、法國3家、瑞士1家、英國1家、奧地利1家、意大利1家、法國1家。另外,馬來西亞2家,澳大利亞1家,韓國1家。
中國3家企業進入50強,安徽中鼎密封件公司列13位,株洲時代新材公司列第18位,建新趙氏集團列49位。
收購重組活躍
2020年度,非輪胎橡膠行業整體繼續下降通道。2020年,世界非輪胎橡膠行業50強總的銷售額為737.9億美元,在去年下降4.6%基礎上再降5.1%。在50強中有33家為負增長,在前10強中有6家為負增長。行業利潤走低明顯,利潤下降的占絕大多數,36家上報利潤的公司有22家下降,其中7家虧損。產品的毛利率不理想,37家可比較公司11家下降,很多企業產品毛利率為近年新低。
行業集中度有所下降。榜單中,排名前3強的企業銷售收入159.18億美元,占總量的21.6%,相對上年度下降1.1個百分點。前10強銷售收入395.34億美元,占總量的49.9%,相對上年度下降0.9個百分點。排名前3強銷售收入176.67億美元,占總量的22.7%,相對上年度下降1.7個百分點。
近年,行業重組活躍,尤其在歐洲和北美地區,2020年完成或宣布的主要收購重組項目較多,對銷售額及排名影響較大。普利司通34億美元收購費爾斯通橡膠制品板塊;庫珀將歐洲橡膠流體輸送和特殊密封單元出售給德國慕尼黑穆塔雷斯;豐田合成將德國子公司Meteor公司出售給德國AEQPH公司,其排名下降3位。
疫情致企業業績變化較大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對世界非輪胎橡膠行業沖擊較大,行業向下趨勢非常明顯。佛雷依登貝格坐上頭把交椅并不是因為其銷售額增加多少,而是它只下降5.2%,而大陸下降13.9%。新冠肺炎疫情相對而言對汽車及工業市場沖擊較大,所以對大陸、哈欽森這些產品集中在汽車及工業市場的公司影響巨大。佛雷依登貝格CEO Mohsen Sohi博士表示,去年新冠肺炎疫情給公司帶來巨大的壓力和挑戰,公司快速應對疫情,嚴格成本管理,持續開展高水平的研發活動,在信息化、數字化及持續發展上做文章。這樣較好地處理新冠肺炎疫情危機。
大陸坦言,新冠肺炎疫情引起市場巨烈變化,對汽車及工業市場沖擊較大。公司在中國市場業務到2020年底已恢復到略高于2019年水平,但是在歐洲及北美的業務相對下降巨大。由于產量下降、工藝改善及效率提高等因素,公司員工減少2338人,至43463人。其他企業中,住友瑞科公司銷售額下降8.95%,蓋茨集團下降9.5%,特雷勒堡AB下降8.8%,庫珀標準汽車配件下降23.6%,主要原因是供需不足,開工率下降。
新冠肺炎疫情對一些產品以醫藥及個人防護為主的企業則是正作用。世界上最大的乳膠手套制造商頂級手套銷售額增長47.1%,排名從22位上升至12位,同樣,西部制藥在橡膠行業銷售額增長17.4%從排名20上升至16位,安塞爾銷售額增長7.6%從排名17位升至15位。另一家橡膠手套制造商森普利特銷售額增長11.9%,排名從28名上升至23名。這家公司原計劃剝離醫用產品,但由于市場轉好2020年暫停剝離程序,2021年是否剝離待定。
2021年,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好轉,非輪胎橡膠行業處于明顯的恢復期,大多公司的生產達到疫情前水平。行業內橡膠行業科技創新較多。佛雷依登貝格用一種新的EPDM材料生產密封件,能提高密封性能。豐田合成發明一種材料交聯技術使EPDM橡膠的韌性提高6倍。大陸在重慶正在建設一家數字及系統研發中心,擴大汽車工業數字化業務。業內人士預測,2021年全球非輪胎橡膠行業有望結束下降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