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產業網】8月11日消息,納米炭黑,這一在橡膠與塑料領域占據關鍵地位的功能材料,其粒徑大小及其分布狀況對產品的工藝特性與使用效果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當下,針對炭黑粒度的表征手段豐富多樣,涵蓋篩分法、電鏡法、沉降法以及激光法等。
篩分法憑借設備簡易、結果直觀的特點,在炭黑行業有著一定的應用基礎。它能夠測試較大量的樣品,使得結果具備較強的代表性,正因如此,在炭黑出廠指標中,篩分法測得的結果仍被列于產品合格證里。然而,篩分法也存在明顯弊端,篩孔尺寸會隨著使用時長與頻率的增加而發生改變,即便定期對篩網進行校準,也難以有效克服這一尺寸變化問題。
據炭黑產業網了解,電鏡法具有極高的分辨率,能夠直接呈現結果,輕松獲取一次粒徑數據。但炭黑本身是難以分散的團聚體,電鏡法所得到的粒徑分析結果,無法真實反映樣品在實際應用中的分散程度以及粒度分布狀態,也就難以指導納米級炭黑充分發揮其性能優勢。相比之下,離心沉降法和激光衍射分析法所測得的包含二次粒徑信息的粒度分布數據,對實際應用更具指導價值。
在離心沉降法中,圓盤式離心沉降法是測量炭黑尺寸分布的經典方法,且有ISO標準可供遵循。不過,該方法在測量超細顆粒粒度及其粒度分布時,存在測量耗時過長以及數據處理方法復雜等不足。而激光粒度儀則展現出諸多優勢,其測試速度快、動態范圍寬廣,所提供的結果信息豐富且重現性良好,在測試炭黑的粒度及粒度分布方面具有顯著的長處。
需要留意的是,對于那些難以分散的樣品,不同的制樣方法和測試條件,會導致最終結果出現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