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產業網】6月2日消息,近日在上海舉行的“2023天然橡膠市場發展論壇暨天然橡膠期貨上市30周年交流會”上,來自國內外的天然橡膠行業專家就全球以及中國天然橡膠行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展開了討論。
從全球角度來看,天然橡膠需求的增長相對緩慢,盡管產量增長,中國和印度兩大消費國占據了全球需求的51%。然而,許多主要產膠國的膠農面臨意愿減弱和勞動成本上升的問題,導致橡膠種植面積縮小,從而影響產量。新興橡膠生產國的產量逐漸擴大,分布在東南亞和非洲地區,其中包括柬埔寨、老撾、緬甸以及科特迪瓦和老撾的橡膠產量迅速增長。
根據ANRPC的數據,近五年來,ANRPC成員國的總產量保持穩定,但主要產膠國的排名發生了變化。泰國和印度尼西亞仍穩居前兩位,馬來西亞下降到第七位,越南則躍居第三位,緊隨其后的是中國和印度。非成員國科特迪瓦和老撾的橡膠產量迅速增長。據了解,亞洲的新興產膠國在近年來取得了較強的橡膠生產能力,尤其是西非的科特迪瓦,得益于當地政府的推動政策和支持,橡膠種植在該地比可可更具優勢,當地肥沃的土壤也有助于獲得良好的產量。
根據ANRPC4月份的報告,今年全球天然橡膠產量預計為1492萬噸,而需求預計為1491萬噸。隨著全球經濟的復蘇,天然橡膠市場將逐漸恢復穩定。然而,市場仍面臨價格波動大、種植管理、技術進步、氣候變化和病害應對、供應鏈效率提升以及可持續標準等方面的挑戰。
中國天然橡膠協會秘書長王麗娟介紹說,中國是世界第四大植膠國和第五大產膠國,目前法定植膠保護區面積達到1800萬畝。中國天然橡膠種植面積主要集中在云南、海南和廣東三個省份,其中云南已成為中國最大的產區,占全國產量的56.6%。中國的天然橡膠消費量逐年快速增加,已占據全球總產量的40%以上。
王麗娟提到,中國天然橡膠協會一直向相關部門提供方案,爭取加大政策補貼力度,推動產業的外擴和資源的回運。她還建議成立天然橡膠商業收儲聯盟,完善天然橡膠產業的扶持政策,促進中國天然橡膠產業的轉型升級。
根據中央一號文件的指示精神,中國天然橡膠協會認為,天然橡膠是戰略物資,天然橡膠產業是資源約束型產業。為了保障國內天然橡膠產業鏈和供應鏈的安全,必須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并建立國產膠應用補貼機制,穩定膠農的收入和產業的韌性發展。王麗娟認為,在產業發展政策建議方面,應加強天然橡膠生產保護區的配套政策,推動綠色發展,加大技術研發和應用力度,構建天然橡膠市場管理體系,推動天然橡膠替代種植相關政策的完善,加大境外產業的扶持力度,并將天然橡膠產業納入國家對外投資合作的重點和長期支持范圍,加強對跨國專業人才的培養,對國內天然橡膠產業實施貿易調整援助措施等。
對于中國天然橡膠行業面臨的機遇,王麗娟表示,天然橡膠作為一種生物基橡膠與國家的雙碳戰略相契合,應加速推進橡膠林碳匯價值的開發。此外,隨著新能源汽車的普及,對輪胎的新要求正成為推動輪胎技術提升的主要動力,因此需要加大天然橡膠產業技術投入,進一步提高天然橡膠產品的附加值。中國天然橡膠行業面臨著巨大的發展機遇,可以通過技術創新和綠色發展來提升產品附加值,并滿足市場對高品質、環保輪胎的需求。
全球天然橡膠市場的未來前景是積極的。新興產膠國的崛起為全球橡膠市場帶來了更多機遇和挑戰。全球經濟復蘇將推動天然橡膠市場的逐步穩定,但仍需應對價格波動、氣候變化、病害等方面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