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產業網據橡膠技術網消息,起 飛 啦!!!11月29日中國西北,大漠深處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發射圓滿成功!
11月29日23時08分,搭載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五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約10分鐘后,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航天員乘組狀態良好,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3名航天員踏上飛天圓夢之旅。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是中國航天人的精神家園,是航天夢啟航的地方。1970年4月,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從這里飛向太空,“東方紅”樂曲響徹寰宇。1999年11月,神舟一號無人飛船從這里啟航,拉開了中國載人航天的大幕。自1992年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立項實施以來,中國航天人用短短7年時間,走完了發達國家用三四十年走過的路。
2003年金秋,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任務在這里取得圓滿成功,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將航天員送入太空的國家。
從2003年神舟五號到2022年神舟十五號,中國航天員從這里十度問天。
從無人試驗到載人飛行,從空間出艙到空間交會對接……我國的航天科技一次又一次突破在浩瀚太空。這離不開航天人的努力。

圖為航天科技四院試驗隊員。圖:航天科技四院
少有人知的是,位于湖北襄陽市的一家企業,承擔了“神舟”飛船發動機動力源、飛船艙體密封件的研制生產任務,技術和產品涉及火箭、飛船、空間站、航天服和航天員五大系統。這家企業就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四院42所(下簡稱航天四院42所)。
在神舟十五號發射任務中,航天科技集團四院承擔了被譽為航天員“生命之塔”的火箭逃逸救生系統的全部動力裝置、“神舟”飛船的全套結構密封系統等產品的研制生產任務,分別應用于火箭和飛船系統,全程為空間站建設護航。
航天密封件作用大
太空飛船的艙體結構密封,關系到飛船內的空氣環境和航天員生命安全

▲ 飛船艙體密封件
艙體密封件可安全使用30年
在外太空環境下,密封性能是飛行器的關鍵。動、靜結構與機構的密封構成了飛船、空間站的艙體結構密封系統,對隔離艙體與外層空間、支撐艙內安全獨立的生存環境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由于外太空的復雜環境,要求密封件在高真空、高低溫交變、紫外輻照、帶電粒子輻照和原子氧侵蝕、組分容易揮發等特殊環境下使用不產生降解、老化和龜裂等,始終保持可靠的密封性能。另外,由于艙內載人環境的特殊要求,密封材料還必需具有極低的揮發性且無毒、無污染。
艙體密封件誤差不超0.01毫米
由航天四院42所研制的所有密封件產品,可為飛船、空間站的艙體結構提供嚴絲合縫的密封系統,對隔離艙體與外層空間、支撐艙內環境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產品成功經受地面8萬次的疲勞試驗,在軌使用壽命預計可達25年以上。
空間站建造階段,問天實驗艙和夢天實驗艙將與天和核心艙進行對接,空間站面積擴大了,就像一個小型豪華“別墅”。
“三艙組合體以及空間站各艙體之間都是獨立的房間。艙門是連接和隔離空間站各艙體的重要機構,頻繁關閉艙門,要求艙門密封件既要嚴絲合縫,更要經久耐用,單一個艙門抗靜電密封材料就有力學性能、低溫、老化等考核指標近20項?!? 航天四院42所密封件研制人員宋丹介紹。
據介紹,這些密封件產品最大直徑接近3米,周長9米,但是不能超過0.01毫米的誤差,相當于一根頭發絲1/5的精度。“這關乎航天員生命安全,容不得絲毫馬虎,太空條件極其苛刻。”宋丹說。
艙外航天服上所有橡膠件
在航天員出艙活動中,42所承擔了艙外航天服上所有橡膠件的研制與生產,主要包括三類產品,分別是 艙外航天服主氣密層、手套橡膠件、連接處密封件。確保了航天服氣密性,保障了航天員的正常壓力環境和生命安全,并使其具備了防輻射、防紫外線、抗驟冷驟熱等功能。

▲ 手套橡膠件
航天服連接處密封件
艙外航天服可謂航天員太空行走的生命“盔甲”。航天服不僅要具有柔韌性、便捷性。同時在充氧膨脹拉伸后,還要保證服裝的強度足夠抵抗太空中的負壓環境。
“我們航天四院42所的研究員們歷時三年,做了數千次試驗,最終實現目標?!?航天四院42所密封件研制人員陳兵勇介紹。
航天四院42所研發的航天服連接處密封件,能夠耐受空間環境,既確保密封嚴絲合縫,又確保了航天服關節靈活自如,系列橡膠件具有高強度、高抗撕、耐高低溫交變等性能,空間環境適應性良好,滿足空間飛行器衛生學標準的要求,“我們采用整體模壓成型技術,航天服一次成型,沒有縫合線,不會造成泄漏風險。” 陳兵勇說。
據介紹:自從1999年神舟載人飛船飛行以來,航天四院42所已經為飛船總體單位提供數萬件密封產品,一次性檢驗率為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