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產業網據鏈塑網消息:美聯新材繼9月與七彩化學宣布聯合開發“電池級普魯士藍(白)項目”之后,11月20日,美聯新材再次宣布將在四川達州普光化工園建設“年產230萬噸新能源及高分子材料產業化建設項目”。本項目分三期建設,總投資預計100億元,建設期限預計為60個月,本項目實施主體為旗下全資子公司聯新材料(四川)有限公司,美聯新材將通過自有或自籌資金向四川公司增長4.5億元。
美聯新材稱,此次投資主要為完善產業鏈條,實現產業鏈一體化布局。美聯新材是國內塑料行業用色母粒的主要供應商。2021年度,美聯新材色母粒成品實現營收6.97億元,占公司營收比例的37%。
2021年,色母粒產品毛利率同比下降7.67個百分點,近幾年降至13.55%的較低水平。美聯新材在財報中指出,毛利大幅下降主要是上游原材料尤其是二氧化鈦采購成本增加所致。據美聯新材介紹,隨著白母粒生產主要原料二氧化鈦價格的持續上漲,公司原材料成本占主營業務成本的比例不斷擴大,成本無法及時傳導至下游,導致白母粒產品毛利率下降,這對公司的經營業績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二氧化鈦價格的大幅上漲甚至可能導致公司整體經營業績波動或營業利潤大幅下降。
該新投資項目的總規劃用地為2800畝。該項目將分三期建設,其中,一期預計投資30億元,建設90萬噸硫酸廠、20萬噸二氧化鈦廠、30萬噸高端塑料母粒和60萬噸硫酸亞鐵廠;二期預計投資45億元,建設120萬噸硫酸廠、30萬噸二氧化鈦廠,年產50萬噸高端塑料母粒和90萬噸硫酸亞鐵;三期預計投資25億元,建設15億平方米動力鋰電池隔膜生產線。項目全部建成投產后,預計年產值160億元,年稅收10億元。

該建設項目的前兩個階段有硫酸工廠和二氧化鈦工廠,可以生產二氧化鈦和副產品硫酸亞鐵(用于生產新能源材料的中間原料,磷酸鐵和普魯士藍),并使用二氧化鈦作為原料直接生產白色母料,從而實現白色母料的一體化生產。同時,公司將在硫基硫酸生產過程中產生大量蒸汽,可用于生產電池濕隔膜。公司在這里生產的濕隔膜可以更接近西南市場,并為附近的電池制造商提供及時高效的濕隔膜產品和服務。
硫酸亞鐵是生產二氧化鈦的副產品,可作為生產磷酸鐵和普魯士藍等新能源材料的中間原料。根據美聯新材料的介紹,宣漢縣是亞洲最大的液體硫磺生產基地。與其他以固體硫為原料的二氧化鈦生產商相比,本項目直接使用液體硫就地生產硫酸,可享受液體硫價格優惠。它可以以更高的采購價格、長途運輸、熔化固體硫等環節節約固體硫,大大降低生產成本。
本次項目建成后有利于公司通過資源整合,逐步完善產業鏈條,實現產業一體化的目標,提升公司未來的經營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