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產業網】8月18日消息,全球化工行業近期密集出臺戰略調整措施,以應對國際貿易環境變化帶來的挑戰。多家跨國企業通過產能重組、成本優化和供應鏈調整等方式提升市場競爭力。
日本住友橡膠工業株式會社推出"ARK項目"戰略規劃,計劃在2027年前實現300億日元的綜合成本削減。該計劃涵蓋多個業務板塊,其中輪胎制造領域將通過原材料采購優化、生產流程改進和物流體系調整實現145億日元節支。此外,公司還將縮減50億日元運營開支,體育及工業產品業務節省40億日元,并通過總部機構重組削減65億日元人事成本。
據炭黑產業網了解,特種橡膠市場正經歷顯著的價格波動。東曹株式會社近日宣布,自9月19日起全面上調硫改性"Skyprene"氯丁橡膠產品價格。日本國內市場每公斤提價120日元,出口產品每噸上漲800美元。該公司指出,全球市場對該產品的旺盛需求導致供需關系持續緊張,預計這種供應短缺狀況短期內難以緩解。
北美地區同樣出現產能調整動向。塞拉尼斯公司決定關閉其加拿大Vamac彈性體工廠和瑞士Sempach可再分散粉末生產基地。這兩項關停計劃預計將在2026年前為公司帶來500萬至1000萬美元的年化成本節約,相關產品線將整合至其他現有生產基地繼續運營。
輪胎制造業的全球布局調整尤為引人注目。東洋輪胎為應對美國進口關稅政策,正在實施全球生產網絡重組。其美國佐治亞州工廠將重點擴產寬型輕卡子午線輪胎(WLTR),以滿足當地市場需求,同時將非美市場訂單轉移至海外其他生產基地。該公司還通過產品提價和新品推廣策略來應對成本壓力,年產能達1400萬條的懷特工廠成為此次戰略調整的重要支點。
倍耐力公司則充分利用美墨加貿易協定帶來的關稅優惠,其墨西哥生產基地在北美供應鏈中扮演著日益重要的角色。公司首席執行官表示,當前墨西哥工廠產能已完全飽和,未來將按照既定產業規劃進一步擴大生產規模。這一系列調整反映出跨國化工企業為適應貿易環境變化而采取的積極應對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