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產業網】8 月 20 日消息,8 月 13 日,浙江省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對外發布了一項關鍵審批結果,內容關乎浙江隆發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年產 30000 噸石墨烯碳納米管復合導電漿料與 10000 噸硅碳負極材料生產線項目的節能審查事宜。
該項目落戶于寧波地區,計劃總投資 10 億元。項目設計的年產能包括 3 萬噸石墨烯碳納米管復合導電漿料和 1 萬噸硅碳負極材料。今年 4 月,項目建設已完成全部封頂工作,現階段各項籌備工作正有序推進,進入投產前的最后準備階段。
據炭黑產業網了解,隆發新材在研發體系的搭建上有著別具一格的規劃。該企業沒有局限于在材料領域實現單點突破,而是與下游的電池生產企業開展了深度合作。其聯合中國科學院成都有機化學所組建的研發團隊,構建了從碳納米管的合成、分散處理,到漿料研發,再到電池應用的全流程體系。這種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模式,讓隆發新材具備了定制化開發的能力,能夠快速響應動力電池客戶在不同體系下的多樣化需求。2024 年,隆發新材表現亮眼,訂單數量增長超過 500%,銷售額同比上升超過 300%,在競爭激烈的導電劑市場中成功確立了自身地位。
從市場角度分析,隆發新材此次新產能的釋放,將直接影響行業的供需格局。目前,國內石墨烯碳納米管導電劑市場正處于快速擴張階段,國內多家龍頭企業都在積極布局硅碳負極和碳納米管導電劑領域。
貝特瑞是國內負極材料領域的龍頭企業,其石墨類負極的出貨量在全球范圍內處于領先水平。近年來,該企業大力拓展硅碳負極業務。相關數據顯示,2023 年貝特瑞的硅基負極出貨量超過 3000 噸。此外,貝特瑞在硅基負極相關技術方面也不斷取得新進展。目前,其硅碳負極材料已研發至第五代產品,比容量達到 2000mAh/g 以上;硅氧負極材料方面,也完成了多款氧化亞硅產品的技術研發和量產工作,比容量超過 1500mAh/g。
天奈科技是國內較早成功將碳納米管以漿料形式應用于鋰電池的企業之一,為碳納米管在鋰電池領域的廣泛應用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作為國內碳納米管領域的代表性企業,天奈科技早已實現導電劑的規模化生產,產品種類涵蓋單壁管、多壁管及其分散液。2023 年,受頭部動力電池企業客戶需求的拉動,其碳納米管導電漿料產品在我國碳納米管導電漿料市場中的占比達到 46.7%。近日,該公司還宣布,單壁碳納米管及其相關產品已實現批量供應,覆蓋了下游的主流客戶。
杉杉股份憑借其在傳統人造石墨負極領域的優勢,逐步涉足硅碳負極材料的研發與產業化進程。其生產的硅基負極產品主要應用于高能量密度的 3C 數碼、電動工具以及電動汽車用動力電池等領域。
由此可見,硅碳負極與碳納米管導電劑已成為行業內公認的戰略發展方向。不同企業雖然選擇的發展路徑有所不同,但都在這一輪產能投資中占據著核心位置。
總體來說,隆發新材寧波項目的落地,反映出整個產業鏈加速迭代的趨勢。多家頭部企業的持續跟進,都表明這一賽道已成為鋰電行業競爭的前沿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