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產業網據車轅車轍網消息,山東作為輪胎生產大省,每年生產橡膠輪胎3億多條,占據全國的半數以上。然而,隨著近年來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政策的實施,一批輪胎產能被“堅決淘汰”,數據顯示,山東輪胎的霸主地位正在慢慢被削弱。
不進則退:山東輪胎出口占比迅速下滑
近日,山東省濟南海關公布2022年1-10月份全省橡膠輪胎出口數據。數據顯示,1-10月份,山東橡膠輪胎出口金額為637.8億元,同比去年增長15.1%。
山東輪胎的總產值全國占比仍然較高,截至目前達到58.37%。不過,這一相對數值在迅速下降。
據車轅車轍整理,2020年,山東省橡膠輪胎累計出口金額588.5億元,而全國累計出口金額為790.5億元,山東輪胎出口額全國占比高達74.4%。

兩年后,山東輪胎的出口份額快速被擠占,從74.4%倒退到58.37%,可謂驚人。
尤其山東輪胎出口占比較大,可見山東輪胎產量即使沒有下降,但在全國其他省份地區持續增長的情況下,山東輪胎的霸主地位正在慢慢削弱。
增量放緩:山東輪胎拖全國后腿
回過頭看今年1-10月份的數據。從山東輪胎出口數據看,在輪胎均價上漲的前提下,金額累計增長15.1%并不算喜人。
尤其是在全國范圍內,1-10月全國橡膠輪胎累計出金額1092.62億元,同比增加18.6%,相比山東省增量更加明顯。
據此估算其他省份橡膠輪胎前10月出口產值應該在20%以上,與山東輪胎形成了5%的差距。
今年輪胎主要靠出口支撐,在全國輪胎出口增加的大趨勢下,山東輪胎似乎稍顯乏力。
尤其是輪胎集聚地東營市更加拖后腿。數據顯示,東營三季度出口新的充氣橡膠輪胎175.8億元,增長了僅12.8%,與全國的20%的增長相比,遜色很多。
山東輪胎清退進行時
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山東省橡膠輪胎外胎產量38509萬條,全國占比47%;子午線輪胎外胎產量32370.3萬條,占比53.8%,兩者排名均為全國第一。
一年前,山東省推出《化工產業“十四五”發展規劃》,目標是到2025年,輪胎產業產值達到2000億元。銷售收入過100億元輪胎企業達到8家,其中過200億元的2家以上,1~2家企業進入全球輪胎行業前10位。

規劃將重點培育規模以上企業,但并沒有產量目標,并且將嚴格執行產業政策和行業標準,整合退出年產能120萬條以下的全鋼子午胎、500萬條以下的半鋼子午胎企業。其中,涉及18家輪胎企業的3117萬條產能將被堅決淘汰。
小編說:現階段山東輪胎產能增長乏力,加上安徽、湖北等地區的輪胎產能的持續擴增,山東輪胎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不過隨著這一輪產能淘汰順利推進,山東輪胎也將逐步擺脫市場上長期形成的“低端、同質化”等固有印象,從這一方面看,也是在前進!
(原標題:驚人,山東輪胎霸主地位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