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產業網據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消息,2020年以來,中國熱科院通過執行海南天然橡膠優勢特色產業集群項目,以提升種苗供給能力、提高生產機械化覆蓋,創新農產品加工的思路為目標,在天然橡膠種苗、植保、加工、人才培養等全產業鏈關鍵環節取得實質性提升,在項目實施區實現節本增效超10%,輻射帶動周邊25家植膠合作社、30000戶膠農增產增收,為保障國家戰略物資天然橡膠安全供給和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科技支撐。
為使產業效益最大化,多元發展助力橡膠林下生“金”,種苗繁育中心項目優化了繁育技術與基地條件,實現了天然橡膠及膠園林下種植巨菌草、斑蘭葉、魔芋等經濟作物的規模化生產,年生產能力達橡膠苗50萬株、巨菌草500萬株、斑蘭葉100萬株、魔芋10萬株。通過“技術+合作社+農戶”的聯農帶農機制,帶動合作社參與繁育組培苗。相關成果“橡膠樹速生高產新型種苗育苗技術”入選“2021年度中國農業農村重大新技術”(全國共10項),“我國實現橡膠樹種源自主可控”入選“十八大以來我國農業科技標志性成就”(全國共30項)。
為進一步提升農機裝備水平和生產自動化,改進了適合膠園作業的除草、控萌、施肥等農業機械10多款,完成 560 套電動割膠刀的生產,進一步提升膠園撫管、割膠機械化的應用與推廣,有效減少了膠園撫管人工成本、降低勞動強度、提升割膠效率,將傳統的割膠作業由“專業型轉變為大眾型”,并建立了一條林下經濟加工生產線,通過提升二產加工帶動一產林下經濟發展,助力天然橡膠管理和收獲作業向機械化轉型。
為優化乳膠產品加工工藝,帶動地方加工企業由粗放型向精深加工方向轉型,膠乳制品生產示范基地采用自主專利技術制備的低氨濃縮膠乳,生產乳膠發泡枕頭、床墊,省去了生產工藝中的祛氨環節,為企業每噸節省300元生產成本,提高了膠乳價值。
為解決高性能掛片膠嚴重依賴進口1級煙片膠的“卡脖子”問題,我院聯合民營膠廠開展“產研協作”模式合作開展高性能掛片膠生產項目,建設一條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性能掛片膠生產線,實現高效率、高質量生產高性能掛片膠,提高了國內天然橡膠的增值空間。
為改變我國橡膠木采用化學藥劑處理加工的現狀,推動產業綠色發展,提高附加值,高溫熱改性生產炭化橡膠木項目優化了炭化橡膠木生產工藝,進一步穩定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提升橡膠木的附加值,帶動橡膠木加工產業健康發展。
為提升天然橡膠產業生產、管理人才能力水平,舉辦了5期橡膠生產、管理技術培訓班,培訓膠工300余人次。圍繞橡膠樹病蟲害識別與防治、膠園管理、割膠技術、林下經濟、種植新模式等內容展開授課與實操演示,培育了一批懂技術、懂管理的新型膠農。
據悉,為貫徹落實2020年中央1號文件和《國務院關于促進鄉村產業振興的指導意見》要求,大力促進鄉村產業振興,2020年農業農村部、財政部開展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建設。經各省(區、市)申報、農業農村部和財政部審核,批準建設50個優勢特色產業集群,海南省天然橡膠產業集群位于首批建設名單中。截至目前,我院共承擔了2020-2021年海南天然橡膠優勢特色產業集群中的種苗繁育中心、生產機械與自動化中心、膠乳制品生產示范基地、新型人才培訓及科技服務、高性能掛片膠生產、高溫熱改性生產炭化橡膠木等6個子項目,中央財政農業生產發展資金支持4470萬元。2022年,我院在保質保量完成項目目標任務的同時,聚焦于加強膠園撫育管理、下游產業鏈延伸等產業鏈薄弱環節,在強鏈、延鏈、補鏈、提鏈等環節注入科技元素,推動天然橡膠產業向更高技術水平、更高生產率和更高附加值的產業高端邁進。
(原標題:中國熱科院加快推進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建設助力天然橡膠產業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