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產業網據車與輪店主聯盟消息,我國作為橡膠消耗大國,年消耗量達400萬噸以上,位居世界第一。但我國又是橡膠資源十分匱乏的國家,進口橡膠占了年總消耗量的一半。
同時我國又是輪胎生產大國,2018年輪胎產量8億多條,如今雖然有下降的趨勢,但是每年廢舊輪胎的數量卻是只多不少。

同樣2018年的數據是近3.8億條廢舊輪胎從我國產生,但回收再利用數量越還不到30%,這與發達國家動輒60%~70%的再利用率相比,有著不小差距。
近年來,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情況逐年增加。2021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量達354.4萬輛,同比增加159.52%;銷量達352.1萬輛,同比增加157.57%。
所以在我國輪胎生產企業達到規模化的今天,輪胎“再制造”技術的可行性與發展也逐漸被大家重視了起來。

國家對再制造產業的支持一直沒有放松,“以舊換再政策”的推出、開放汽車再制造所需的零部件原材料的限制,這些都表明了國家對再制造技術的重視與支持。
目前,由重慶大學和重慶超科實業發展有限公司共同承擔的廢舊汽車再制造關鍵技術與示范項目已經通過專家評審驗收,年產50萬條廢舊汽車輪胎再制造生產線也正式投入運行,標志著我國廢舊輪胎再制造技術取得關鍵性突破。
據了解,廢舊輪胎再制造其實就是通過一系列的標準工業流程,將廢舊產品中不能使用的零部件通過技術手段修復,以先進的表面工程技術為主要修復手段(即在損傷的零件表面制備一薄層耐磨、耐蝕、抗疲勞的表面涂層),使得經過修復處理的零部件性能與壽命周期達到或高于原零部件的性能與壽命,產品質量和性能不低于新品甚至還能超越新品。

但成本只有新品的50%,能源和材料的節約達到60%~70%,顯著降低對環境的污染和影響。并且在產品上標有明確的再制造標識。
中研網數據表示,2018年,中國橡膠輪胎外胎產量同比減少了10億條,2019年有所增加,但2020年受疫情影響,中國輪胎外胎產量同比又有所減少。2021年,中國疫情形勢緩和,社會開始復工復產,下游行業對橡膠輪胎需求整體上升,2021年中國橡膠輪胎外胎產量為89910.8萬條,同比增加9.85%。
若廢舊輪胎在今后能進一步加以利用,對于環境、原材料消耗以及輪胎價格都會是一個十分利好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