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產業網據界面新聞消息,據統計,目前已有十幾家國內外輪胎品牌推出新能源汽車專用輪胎,布局新能源汽車賽道。
新能源汽車在續航、噪音和重量等方面較傳統燃油汽車區別較大,資料顯示,輪胎行業曾經存在“魔鬼三角”理論,即輪胎難以同時滿足滾動阻力、耐磨性和抗濕滑性。新能源汽車浪潮下,需要配套輪胎在這三項指標有更強的表現。據統計,目前已有十幾家國內外輪胎品牌推出新能源汽車專用輪胎,布局新能源汽車賽道。
碳排放壓力影響下,各國政府紛紛出臺新能源汽車支持政策。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數據顯示,2021年全球新能源汽車全球銷量達到623萬,同比增長118%。其中,中國新能源乘用車世界份額達53%,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新能源汽車銷量的提升及加速滲透,將創造新能源汽車輪胎配套及更換市場。
多家海外品牌面向中國市場,開辟新能源汽車輪胎品類。去年5月,米其林面向中國市場推出e·聆悅和競馳EV兩款新能源汽車專用輪胎,定位高端新能源汽車配套。今年7月,德國馬牌在海南發布品牌首款新能源汽車輪胎eContact,據介紹,該系列輪胎搭載了品牌的王牌黑科技ContiSeal自修補技術,并在合肥工廠本土進行生產。同月,日本輪胎品牌鄧祿普在中國首發新能源汽車專用輪胎e.SPORTMAXX,進軍中國新能源汽車后市場。

長江證券研報指出,除了馬牌、韓泰和米其林品牌,其他老牌海外輪胎品牌并沒有在新能源汽車配套取得明顯優勢,這或許與其本國的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進程息息相關。同時,研報認為,隨著技術、配套和渠道端的提升,國內頭部輪胎企業有望替代海外產品,實現彎道超車。
天風證券研報稱,新能源汽車公司對成本把控更嚴格,蔚來、特斯拉等汽車公司近年來選用更具性價比的零部件,不斷壓低整車制造成本,國產輪胎品牌更具價格優勢。長江證券研報數據顯示,海外品牌配套輪胎尺寸普遍大于國產品牌,并且其單胎售價高于國產品牌。韓泰、米其林、馬牌和固特異四家企業所配套單價為1335.8元,而國產品牌所配套的較小尺寸輪胎平均價格為434.3元。
國內頭部輪胎企業重點發力新能源配套,已在一些銷量較高的車型市場取得優勢。玲瓏輪胎2018年便發布了首款新能源汽車專用輪胎EV100,并且據其7月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該公司已是比亞迪輪胎板塊第一大供應商,比亞迪現在供貨的車型數量在整個玲瓏輪胎新能源配套領域也是排在第一位。賽輪輪胎則研發“液體黃金”輪胎適配新能源汽車,該公司7月6日在互動平臺顯示,其輪胎已進入部分新能源車的配套體系內,如北汽、合眾、零跑、長城等新能源車型。
此外,據上海證券報報道,森麒麟新能源車輪胎已配套廣汽新能源埃安系列車型以及合創、輕橙等新能源車企,同時與小鵬匯天聯合研發飛行汽車項目,并且實現德國大眾部分新能源車型的定點。
也有國產品牌通過渠道建設拓展新能源市場。上月底,浦林成山旗下新能源汽車輪胎品牌“浦林PRINX”與京東汽車達成協議,在供應鏈貨品和服務網絡等方面展開合作。不過,有汽車后市場媒體調查發現,目前國內新能源輪胎渠道端并未完全接受,普通人難以感知其與傳統燃油車輪胎的細微差別,在市場上并未真正紅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