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產業網據中橡協信息會展部消息:
1.科思創在中國兩家新工廠動工

7 月 8 日,德國材料制造商科思創宣布,在上海的兩家新工廠破土動工,以滿足對聚氨酯分散體 (PUD) 和聚氨酯彈性體不斷增長的需求。新工廠將位于上海的科思創綜合基地內,總投資額為數百萬歐元。科思創預計,新的聚氨酯彈性體工廠將在 2023 年投入運營,并為海上風能、太陽能和材料處理行業提供供應。
2.印度輪胎巨頭設立超過330億元的銷售目標
7月11日,印度阿波羅輪胎公司舉行第 49 屆年度股東大會。公司董事長兼董事總經理onkar Kanwar表示,“印度經濟具有彈性,并且本財年強勁反彈。在2022財年,阿波羅輪胎以 20% 的強勁速度增長,印度和歐洲地區的增長均高于平均水平。印度業務增長了 23%,而歐洲業務增長了 18%。本財年我們的息稅攤銷前利潤突破了 1 億歐元大關。這是過去 13 年來利潤最高的一年。”
“阿波羅公司在2021財年在安得拉邦開設了綠色制造工廠,這一年大部分人都因新冠疫情而無法動彈。我們在2022 財年繼續以瘋狂的速度工作,因為我們在今年開始時推出了未來五年的新愿景、目標和價值觀。我們宣布了到 2025-2026 年達到 50 億美元(336億元)的宏偉目標。我有信心達到目標,并為之努力。”
3.美國消減關稅,將會引發新一輪價格大戰
彭博社和《華爾街日報》報道稱,拜登可能會宣布取消美國對中國商品征收的部分進口關稅,以應對美國通脹加速。這可能會削弱馬來西亞手套制造商從低谷中反彈的前景。
根據馬來西亞銀行下屬的研究機構 Maybank IB Research 的數據,如果取消中國手套7.5%的進口關稅,預計手套的平均售價(ASP)將進一步下降,因為中國手套制造商將有更多空間調整其價格,以占領美國市場份額。分析師 Wong Wei Sum指出,“價格戰可能會進一步升級,這強化了馬來西亞手套行業的負面前景。”
4.普利司通宣布關閉香港的工廠
7月11日,普利司通公司宣布,正在整合其在亞洲的飛機翻新輪胎生產業務,將總部位于香港的普利司通飛機輪胎公司(BAA)與其位于春武里府的子公司普利司通飛機輪胎制造泰國公司(BAMT)合并。舉是其重組制造足跡和優化生產的中長期戰略的一部分。作為此舉的一部分,香港子公司將在 2023 年 6 月前停止運營,并并入泰國飛機制造公司。
5. 美國抵制乳聚丁苯橡膠
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USITC)對涉嫌從捷克和俄羅斯傾銷乳聚丁苯橡膠(ESBR)的調查進入了最后階段。2021年11月,Lion Elastors公司提交了一份請愿書,聲稱從捷克、意大利和俄羅斯進口的EBSR被傾銷到美國市場。11月8日聽證會開始,美國商務部作出“肯定的”初步裁定,即認為從這些國家進口的ESBR在美國以低于公允價值的價格出售。
6. 歐盟地區替換輪胎市場情況
2022年第二季度,歐洲乘用車和卡車輪胎替換胎市場保持強勁,截至6月底的三個月內,這兩個細分市場都出現了增長。歐洲輪胎和橡膠制造商協會(ETRMA)7月13日發布的數據顯示,在4月-6月三個月期間,替換輪胎的總銷量同比增長6%,達到5600萬條。
增長主要反映在全季節和冬季輪胎市場同比增長分別為27%和28%,而夏季輪胎的銷售下降了5%。卡車和公共汽車替換輪胎也強勁增長11%,售出350萬條,而摩托車和滑板車部門保持不變,為280萬條。相比而言,農業輪胎板塊在此期間急劇下降21%,降至25.6萬條,成為唯一一個銷量仍低于2019年的品類。
7. 奧地利公司投資7.4億建碳中和膠管廠
7 月 13 日,奧地利森佩里特集團(Semperit)發布聲明,正在其位于捷克共和國奧德里的現有膠管工廠投資 1.1 億歐元(7.44億元)以提高產能,并建造其所謂的“世界上第一家”碳中和膠管生產工廠。
此次對工廠的投資將特別關注可持續性和自動化,并將在未來幾年內完成。作為該項目的一部分,將建造一個新的“高度自動化”生產車間,生產 3200 萬米液壓膠管,到 2025 年,總產能將達到每年 2 億米膠管。
8. 8月1日起,3家炭黑巨頭提價
近日,卡博特、歐勵隆、東海炭素相繼發布漲價聲明,自8月1日起,將上調部分地區的炭黑產品價格。對于調價的原因,3家公司均表示,主要是由于制造成本、運營成本的增加。
其中,東海炭素美國炭黑公司宣布,自2022年8月1日起,將北美生產的所有炭黑品種的價格上調0.20美元/磅(折合每噸上調440美元,約合人民幣2950元);歐勵隆工程炭公司宣布,自8月1日起,將歐洲和美洲生產的所有橡膠用炭黑產品價格上調20%,同時付款期限也縮短一半;卡博特公司宣布,自8月1日起,上調北美地區所有橡膠用炭黑價格,調價幅度在每噸200美元至400美元不等(相當于人民幣1340元至2680元)。
9. 捐款670多萬元,輪胎企業踐諾!
近日,米其林宣布繼續為聯合國道路安全基金(UNRSF)提供支持,履行其對全球道路安全倡議的承諾,旨在進一步深化世界各地的道路交通安全和可持續發展。未來兩年,米其林企業基金會將捐款100萬歐元,用于支持《聯合國全球計劃》目標,即到2030年將道路交通傷亡人數至少減少50%。
米其林集團首席執行官孟立國(Florent Menegaux)表示:“米其林一直以來積極參與道路交通安全行動,致力于減少交通事故傷亡人數。自2018年起,米其林開始持續支持聯合國道路安全基金在許多國家開展道路安全項目。今天,我非常榮幸代表米其林企業基金會再次承諾,在未來兩年捐款100萬歐元,用于支持亟須提高道路安全的中低收入國家。”
10.利好進出口!從亞洲到美國西海岸海運情況逐步恢復
全球航運業顧問德魯里表示:“在集裝箱運輸長期延誤兩年多之后,托運人終于看到運輸時間和港口延誤的持續改善。”
自今年 1 月以來,“根據集裝箱自動化信息系統測量結果,北美——最擁擠的地區——的港口擁堵已從正常水平的 20 倍減少到正常水平的 10 倍左右。跨太平洋、東行,從亞洲到美國西海岸的最佳運輸時間已從 1 月份的約 34 天縮短至上周的 20 天。然而,北美——以及亞洲、中東和歐洲——的擁堵狀況“按照歷史標準來看仍然處于上升趨勢。
(原標題:縱覽 | 國外行業新聞速遞(7.11-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