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產業網據廢橡膠綜合利用分會消息,目前膠管膠帶行業整體利潤下降,與物流不暢、原材料價格大漲有關,但更與下游行業實行低價中標政策有關,其使管帶企業間低價競爭成為市場常態,嚴重壓縮了企業利潤,使企業生存陷入困境。在近日由中國橡膠工業協會膠管膠帶分會組織召開的“膠管膠帶主席團成員單位企業家線上會議”上,“低價中標”“行業內卷”成為會議焦點,與會老總共同探討如何破除低價中標這個“市場毒瘤”。
中橡協會長徐文英、副會長兼秘書長雷昌純出席了會議并作重要講話,11家膠管膠帶主席團企業老總參加了會議并進行了深入交流,中橡協副秘書長、膠管膠帶分會秘書長李鴻主持了會議。
行業形勢嚴峻,過半企業利潤下降
據中橡協膠管膠帶分會對115家會員企業統計,一季度行業完成工業總產值同比(下同)增長1.26%,產品銷售收入增長2.55%,利潤下降24.33%。4月份對重點企業統計顯示,各項指標下行趨勢更加明顯,銷售收入轉增為降,利潤總額降幅擴大到31%,其中部分大企業利潤降幅尤為顯著。在統計的重點企業中,前4個月收入下降的企業數量占51%,利潤下降的企業數量占66%。
李鴻表示,去年至今,管帶行業大部分產品產量都實現了增長,但行業銷售收入由增轉降,說明行業的擴張是以低價為代價的。尤其是今年3月以來國內疫情多地散發,導致許多企業無法連續生產,企業生產成本增加,利潤空間進一步縮小。由于管帶企業下游用戶長期以來實行低價中標政策,造成行業產品價格下行,資金流動性下降,企業利潤空間被嚴重擠壓,部分企業已陷入生存困境。此外,企業庫存、應收賬款和負債不斷增長,資金回籠慢,運行成本提高,財務成本增加,若此趨勢長期發展下去,企業生產經營將難以為繼。
疫情和市場亂象,導致企業日子難過
“今年我們的日子比較難過,前段時間最大的問題是疫情問題,物流不暢嚴重影響了原材料進貨和產品發貨,今年的庫存比往年增長了一倍多,導致流動資金也受到較大影響。”一家公司董事長介紹,今年二季度比一季度稍好,目前產量和銷量逐步恢復,訂單和發貨也逐步趨于正常。
另一家公司董事長表示,這次疫情的時間正好是公司的銷售旺季,三四月份兩個疫情最嚴重的地方都是企業的重要市場,一方面錯過了東北的銷售旺季,另一方面國外最大的兩家客戶總部都在上海,訂單是3月份簽的,發貨在4月份,對企業4月份的銷售影響非常大。此外,疫情影響最大的還是公司的國際化布局,5年前公司啟動了國際化布局工作,原預計2020年能夠達成協議,但因疫情到2021年下半年才達成,現在對方將錢打過來了但人卻進不來,這使雙方都很焦慮。
“我們一季度的完成情況還是不錯的,產銷增長了15%以上,但進入二季度,上海疫情對需求端產生了較大影響,每個月有3000萬~5000萬元的訂單不足,現在剛剛有所恢復。”天津鵬翎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高賢華表示,現在企業銷售額增加,但利潤都在降,市場內卷嚴重,大家投入的設備、廠房以及相關資源過于龐大,同質化競爭過度激烈,使行業喪失了應有的利潤空間。
山東康迪泰克工程橡膠有限公司外方總經理楊華海介紹,1~5月,公司營業收入小幅增長,但利潤波動較大,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企業的效益都被上游行業吃掉了。“我們內部再降本,產品的主要成本大頭還是原材料,比如炭黑從5000元漲到10000多元,沒有多少企業能夠承受。加上行業無序擴張,在兩頭擠壓的情況下,最終的結局就是市場內卷。”
“目前公司的資金情況是好的,不僅沒有一分錢貸款,并且還有銀行存款,我們應該是最有能力擴張的企業之一,但我們仍堅持不能無序擴張的理念,投了錢就要有結果,如果沒有訂單,企業就堅決不能做。” 楊華海表示。
說到市場低價中標、行業內卷的情況,與會老總們普遍表示,行業競爭如此激烈,究其根本還是市場導致的。膠管膠帶企業的客戶都是央企和國企,產品采購必須通過招投標,有的客戶發標書時就明確采取低價中標政策,有的客戶標書分商務分和技術分,但商務分占大頭,技術分一點點。低價中標政策,再加上付款條件不好,使企業無所適從。如果不投標就等于放棄了市場,以后就沒有競爭機會了;如果投標,要買標書、交投標保證金,且中了標也無利可圖,弄不好還存在應收賬款問題,這成為膠管膠帶企業共同面臨的困境。
楊華海說,低價中標的產品品質與高端產品肯定是有本質區別的,也許最低價中標的產品只能使用3~4年,但高品質輸送帶同樣的用戶可能會使用5~7年,我們應該向客戶推出產品全生命周期的使用理念。
安徽中意膠帶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宋長江認為,目前行業內卷現象是這幾年里最嚴重的,低價中標現象主要源于供大于求,如果沒有市場供方和買方關系的變化,就不會形成現在的行業內卷,對每家企業都造成傷害。企業應該扎扎實實把著眼點放在盈利水平上,這樣才能走得遠。
“今年上海的疫情導致很多汽車企業停工停產,對我們影響非常大,還好現在汽車行業逐步復工復產。一季度川環銷售收入增長11%,但由于原材料價格大幅上升,利潤僅微增長。前段時間國務院召開全國穩定經濟大盤會議,其中就有推動汽車消費方面的政策,尤其是對新能源汽車力度更大。這是實現我國汽車產業彎道超車的機遇,相關產業鏈的企業也會被重點關注,必將帶動整個供應鏈的發展,在座的企業也會是受益者,應該抓住這個機遇。”四川川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文琦超說。
三維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韓秀建則表示,膠帶行業產品同質化情況較為嚴重,現在低價競標、低價搶市場的問題很普遍,通過行業協會規范每家企業的發展規模是不現實的。但其實下游企業對產品升級的要求還是很強烈的,如何識別客戶端的需求,做更高附加值的產品,大家應該高度重視。
積極挖潛練內功,尋求企業發展之道
無錫寶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現代工業散貨物料智能輸送與服務方面一直走在行業前列,公司董事長包志方表示,寶通在全力推進工業散貨物料智能輸送全棧式服務應用。“這對整個輸送系統都是一項創新。寶通3年前提出在做好輸送帶的前提下,在產業鏈方面轉型,面向下游整個散貨物料輸送系統,從簡單的做產品到做服務,再到整個輸送系統的無人化、智能化、數字化,積極建設工業互聯網平臺,一些新技術的開發已經形成對原有技術的顛覆,我們相信這是大方向。”他表示,公司正在開發一系列新產品,從生物基材料、可降解材料的應用,到提升產品全生命周期價值等,將精力都放在輸送帶下游產業整體解決方案上面。
浙江雙箭橡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沈耿亮表示,雙箭目前在四方面發力:一是對輸送帶產品線技改,實現裝備自動化到智能化改造,建設數字化工廠;以出口市場為主擴大產能,新工廠裝備自動化程度大幅提高,在原有基礎上節能60%,人員減少60%。二是大幅提高科研投入,3年內投入不少于2億元。三是開展新材料研發,與青島科技大學合作,主要關注高強度輕量化的骨架材料、超耐磨新材料、煤礦阻燃輸送帶的阻燃劑等。四是開發輸送系統整體解決方案,實現智能輸送,比如輸送帶里放芯片,記錄輸送帶的運載量、溫度和損壞情況,以及防跑偏、防撕裂和輸送現場無人化等。
三力士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吳瓊瑛介紹,這么多年我們一直是高歌猛進,現在正好靜下心來好好練內功。公司內部做了如下工作:一是開展新一輪全面質量提升活動;二是實施數字化智能化系統的推進工作;三是與客戶定期展開線上交流,加強了交流頻次和深度;四是開展產業鏈拓展延伸工作;五是展開內部新一輪的系統建設,現在公司基本是80后和90后挑大梁,這批年輕人文化程度高,但實踐能力有所欠缺,希望通過2~3年的時間打造一支新隊伍。“我們正在應用一套生產全過程智能化指揮系統,等到系統完全閉環時,希望與大家交流研發過程。”她說,希望通過數字化和智能化改造,打造膠帶行業的新業態。
楊華海表示,目前公司有輸送帶和高壓膠管兩大類產品。“我們始終堅持高品質高性能,經過10年的發展高壓膠管已在國內市場占有率排第一位,且與其他競爭對手的價格相差10%以上,保證了企業的效益。”
宋長江說,“雖然行業形勢不容樂觀,但中意卻處在一個比較好的狀態,目前銀行負債率低于30%,企業完全沒有資金和市場的壓力。1~6月公司產值基本持平,銷售收入上升,利潤大幅增長,這是近幾年難得的好現象。這主要是我們改變了經營策略,今年開始退出低價中標市場,參加招標但是不去低價中標,把主要精力放在有盈利的市場,不能因為拼產值、拼銷售,最后拼個你死我活,所以我們今年的效益很好。”
寧順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凌振洲認為,中國制造2025的方向既是國家戰略,也是企業的發展目標,未來產品生產和應用人工智能是大勢所趨,企業家要清醒地看到這一點,不能因為市場環境的惡劣或者競爭加劇,就忽視這個方向。此外,國家“雙碳”戰略的深入實施,化石能源的使用會逐步降低,我們在做好輸送帶產品的基礎上,公司的發展方向也做了戰略調整,未來的方向就是向新能源市場轉換,根據自身的狀況投入研發。
韓秀建表示,三維今年內部練內功,外部練模式,通過內部挖潛和外部擴展來保證增長。公司一直在研究產品升級的方向,花了很多時間在搞內部管理和產品升級,探索產品如何更適合市場,在多元化發展的同時,不斷提升膠帶產品水平。
加強行業自律,促進市場規范發展
在企業加強內部修煉的同時,也希望在行業協會的帶領下,加強行業自律,促進上下游協同發展。與會企業家們的建議歸納如下:
一是協會應加強整個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規劃,企業入會要有門檻,從產品品質、創新能力、社會責任等方面,建立適當的考核評價體系。
二是建立有效的溝通渠道,向下游行業發布協會每季度統計的“輸送帶產品生產基本成本”,雖然沒有約束性,但可以讓下游企業招標時有所依據。
三是低價中標是典型的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做法,對大家的科技投入、技術創新都是一種傷害,企業應將約束性作為重點提到日程,應與上下游形成合力。
四是協會應組織企業與上下游行業定期溝通,邀請知名原材料企業參加行業會議,點對點地進行交流,幫助企業解決成本壓力方面的問題。五是呼吁國家應加大力度支持企業創新發展,尤其是對關鍵技術實現自主化的企業給與一定的政策鼓勵。政策不應總是向大企業傾斜,對小而美的企業,雖然規模不是特別大,但是創新能力較強,應該作為重點培養對象,這樣可以更好地推動中小企業的創新發展,讓企業階梯式成長,更好地帶動產業鏈。
六是通過產品標準設立門檻,進行產品分級。這樣會讓產業升級有方向性,讓高端、中低端企業各自憑借自己的支撐能力、技術優勢、資金實力,做自己能做的產品;讓企業各自找到定位,通過標準管控,使產品具有更好的適應性;避免市場惡性競爭,讓大家各自在自己的領域發展。
徐文英在最后總結時,分享了近年來參加各種會議時企業家們反映的情況,包括企業和專家對低價競爭的看法。她認為目前膠管膠帶產品市場價格差異大,原因之一是沒有將產品全生命周期的服務和后續研發的投入算進來,所以價格才會參差不齊。同時,她對膠管膠帶行業也提出了4點希望:
一是要加強研發投入,增加產品配方儲備。如在橡膠材料價格大幅波動時,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前提下,實現配方中天然橡膠和合成橡膠的比例調整。
二是積極開拓海外市場,提高企業國際化水平。發展好的企業一定是國際化的公司,但目前膠管膠帶企業還沒有一家在海外建廠,沒有將全球化的資源用到最好,產品出口率也遠遠低于輪胎行業。希望膠管膠帶企業要加快國際化人才培養,不要僅僅盯著國內市場,只有將市場拓展到全球,市場才足夠大。
三是關注新材料新裝備的發展。這方面工作開展的好,與下游企業共同開發產品會事半功倍。
四是要更多關注國家產業調整目錄的變化。如2022年國家新的產業調整目錄中,管狀輸煤是發展方向,這也是輸送帶產品的發展方向。膠管膠帶產品的發展方向一定要與國家宏觀產業調整目錄相契合。
徐文英表示,非常感謝企業給協會的建議,協會也希望更好地為會員企業服務,對協會有能力開展的工作,比如梳理行業標準、核算行業平均成本、與上下游行業溝通交流等,都可以適時展開。另外,對支持具有核心技術的企業,協會也在積極開展工作,比如推薦企業參加 “小巨人”企業評比等。“協會的工作任重而道遠,我們一定會吸取大家的建議,爭取每年至少解決一個實際問題,也相信膠管膠帶行業會齊心協力,加強自律,在中國橡膠工業由大向強轉變的過程中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