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產業網據中國日報網消息,在廣州中新知識城,距離廣州市中心45公里的山谷,兩個巨大的輪胎一臥一立,驚艷亮相。這是由中建三局一公司承建的航空輪胎大科學中心工程,包含三大部分,大科學裝置、硬核科技中心、輪胎博物館。
日前,記者從中建三局一公司獲悉,航空輪胎大科學中心科研中心一期項目全力爭取今年 8 月完工,納米智能技術科技園(二期)項目工程主體結構計劃于6 月 30 日全面封頂,進入交付投產倒計時。

航空輪胎比肩高端芯片、光刻機等高科技,被一同列入科研任務清單。這兩個巨型“輪胎”,是重大科研載體,被稱之為“國之重器”的航空輪胎動力學大科學裝置,是全球第二個、國內首個航空輪胎研究試驗中心。
“國內首臺套航空輪胎動力學大裝置這個高加速設備建成之后,我們就能夠評價在短短的幾秒鐘,飛機的一個輪胎在觸地瞬間的情況,從而評價出來輪胎的可靠性,為我們國家取得(自主的)適航標準,建立這樣的一個前提和技術的保障。”廣東粵港澳大灣區黃埔材料研究院副院長王杰表示。
王杰表示,航空輪胎大科學中心項目加速建設,將帶來世界一流水平的航空輪胎研發與創新基地,挺起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的“脊梁”,填補國內航空輪胎動力學試驗平臺空白,實現輪胎技術自立自強,解決航空輪胎“卡脖子”問題。
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是大灣區建設最突出的戰略定位。廣州中新知識城作為粵港澳大灣區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上的核心創新平臺,是廣州市“灣頂明珠”。《綱要》指出,將加快中新知識城重大創新載體建設,全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創新中心核心樞紐。
記者了解到,航空輪胎大科學中心科研中心項目于 2021 年 9 月正式開工建設。一期項目全力爭取今年 8 月 30 日完工,確保今年 12 月 30 日完工。而在今年 5 月,二期項目工程樁首樁也順利施工。
“科創灣區”塑造強大動力引擎。航空輪胎大科學裝置只是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崛起的一個縮影,中建三局一公司緊跟國家戰略布局,相繼建設納米智能技術科技園一、二、三期工程,助力打造全球領先的“納米創新集群”,形成納米技術產業集聚區和輻射效應圈,成為“中國納米谷”。
2020年12月28日,納米智能技術科技園三期5G濾波器項目投試產。項目是廣州首個IDM芯片項目,投產后主要運用于生產5G手機的射頻前端濾波器。從平地起步到產線運行僅花了10個月時間,其中從奠基到封頂僅花了5個月,刷新廣州黃埔區重大項目建設速度。
中建三局一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是該公司成立 70 周年,也是其進粵 40 周年。40 年來,該公司承建的項目包括廣州周大福金融中心、港珠澳大橋的重要配套工程珠海公路口岸、粵澳新通道青茂口岸、深圳機場 T3 航站樓、廣州新白云機場飛機維修機庫、深港西部通道、廣深高速公路長安段、廣州大學城地鐵、深圳地王大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