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產業網據輪胎商業消息,距離2009年9月,“雙反”一詞第一次被提出,已經過去了12年多。這場困擾了中國輪胎十余年的艱難挑戰似乎在今年有了些許轉機。美國當地時間6月19日,美國財政部長耶倫在美國廣播公司(ABC)的節目上表示,拜登政府正在審查取消部分對華關稅。
通脹是改變的最大原因
“雙反”的取消與美國市場目前的高通脹直接相關。據悉,2018年9月24日,對2000億美元的中國產品加征10%的關稅時,美國市場的通脹率僅在2%;而隨著關稅越來越高,不少產品在美國的價格也水漲船高,截至5月底,美國通脹率已經高達8.6%,創下了近40年來的新高。簡言之,高關稅帶來的高物價幾乎是讓美國消費者全部買單——過高的物價讓美國當地不少消費者在花錢時都猶豫再三,其中就包括了部分汽車及其后市場的部分消費者。
此前,美國輪胎行業媒體MTD曾公開報道過美國當地消費者因為通脹而將購買高性能新車的錢用于更換汽車零部件,自行升級汽車性能以減少在出行設備上的支出。因此,從目前的美國來看,2018年時美國的高關稅更像在“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就連美國財政部長耶倫都不得不在節目中承認此前發起的一些對華關稅缺乏戰略意義,因此拜登政府正在審查取消部分對華關稅。
有媒體消息顯示,部分消費品(例如自行車產品)正在被探討是否要免除所謂的“301關稅”。
“雙反”給輪胎企業帶來多少麻煩
雖然免除部分消費品“301關稅”僅是一些媒體透出的消息,但是對于苦“雙反”久矣的輪胎企業來說,卻是一個挪走多年壓在心口大石頭的希望。所謂的“301關稅”是指“301調查”關稅的兩項行動——美國于2018年7月和8月起分兩批對從中國進口的商品加征25%關稅。其中一批為“340億美元清單”中包含了航空器用充氣橡膠輪胎;但在另一批“2000億美元清單”中,包括乘用車輪胎、卡客車輪胎、農用輪胎、工程機械輪胎等常見輪胎產品全部赫然列在其中,此外還包括了不少合成橡膠原料,以及膠帶等一系列的橡膠制品。而25%的關稅執行對于輪胎企業來說是一場近乎“吐血”的瘋狂沖擊。
在接下來的三年多時間里,在高關稅的打擊下,中國輪胎在美國的市場份額逐步消退。唯一出現增長的還是在美國輕卡輪胎市場,2021年前三季度同比增長115.3%,出口條數排到第9,并以69.49美元(約合458人民幣)排在第8。然而乘用車和卡客車的市場比率卻一直在下滑,雖然中國卡客車輪胎站美國進口份額仍是不小,但是相較于2020年同期出現了22.2%的下滑。

在“雙反”的打擊下,國內不少輪胎企業通過海外建廠的方式迂回前行,在泰國、越南、柬埔寨等東南亞國家建廠實現出口突圍。但是近兩年,美國的雙反仍在加大力度,東南亞地區產輪胎也逐漸背上“高稅率枷鎖”。
因此,對于此次針對部分商品的關稅減免“吹風”,多數輪胎企業還是較為期待的。畢竟今年一季度中型卡車輪胎對美國的出口數量實現了25.8%的增長,如果“關稅”能夠實現減免,接著目前卡車輪胎上升的強勁勢頭,中國輪胎在美國市場翻盤的機會也正在來臨。
逆風翻盤機會來臨
2022年7月6日和8月23日,美國對中國產品征收的“301調查”關稅的兩項行動即將分別結束。中國輪胎企業下半年的日子似乎也好過了一些。但是想要實現市場份額逆風翻盤,除了這些外部因素干擾消除外,輪胎企業自身如何做好產品含金量升級也是“逆轉市場份額頹勢”的關鍵。因此,在高興之余,國內輪胎企業還要再加把勁,做好產品研發制造,才能真正實現在海外市場的份額逆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