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產業網據中國工業新聞消息,在碳中和、碳達峰總體要求下,國家對循環經濟發展也更加重視。循環經濟行業被賦予了更深的內涵,戰略地位更加凸顯。廢橡膠綜合利用行業作為循環經濟不可或缺的一環,如何做好廢橡膠綜合利用的循環利用,也一直是行業內人士積極探索的重要課題。
我國橡膠循環經濟要堅持減量化和資源化優先,無害化兜底的整體發展思路。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橡膠制品行業已經成為包括輪胎、力車胎、膠管膠帶、橡膠雜件、膠鞋、乳膠等在內的大行業。截止到2020年,我國橡膠工業已經發展成一個產值超2萬億的產業鏈群,橡膠產品也廣泛分布在汽車、礦山行業及生活用品中,廢橡膠也成為包括廢輪胎、各種報廢、替換橡膠產品的一個大的組合。做好橡膠循環利用,已經不僅僅是廢輪胎的事情了,而是一個涵蓋所有橡膠制品的橡膠循環利用行業。
雖然廢橡膠的種類日益增多,但長期以來,我國廢橡膠綜合利用行業形成的硫化橡膠粉、再生橡膠、輪胎翻新、熱裂解四種主要處置方式,但并沒有進行分類區分。廢橡膠綜合利用行業要進行分類處置、梯次利用,實現生產過程清潔環保、利用環節安全綠色的科學有序發展思路。其中膠粉、再生橡膠應作為資源化利用的主要途徑,輪胎翻新作為減量化的主要方式,熱裂解應作為無害化兜底的最終方式。
包括廢輪胎在內的廢橡膠,由于其產品及材料成分不同,處置方式也應不同。9.00以上的卡客車輪胎由于其含膠量較高,主要成分是天然橡膠,所以長期以來,一直是生產膠粉和再生橡膠的主要原料。9.00以下的乘用車胎其含膠量相對較少,且成份相對復雜,以合成橡膠為主,目前并不能很好的作為再生橡膠的原料使用,而包括輸送帶、力車胎、膠鞋、橡膠手套、各種密封條等在內的橡膠雜件,由于其成份復雜,回收也相對困難,應在優先資源化的基礎上實行無害化兜底的處置方式,實現橡膠行業的徹底、完全的循環利用。
一、輪胎翻新是減量化的主要方式
輪胎翻新是國家鼓勵的廢橡膠綜合利用處置方式之一,也是國際上公認的減量化的重要方式。由于受到車輛超載超速和相關政策的影響,近幾年出現下降趨勢;翻新企業產能利用率普遍不高,2020年輪胎翻新企業更是受到疫情沖擊較大,產能利用率還有小幅下滑。從當前市場情況來看,翻新胎進入市場銷售比例很小,翻新企業主要是通過和大型礦業及運輸公司簽訂合作協議方式開展翻新業務。翻新輪胎的品種也主要集中在載重輪胎上,工程機械輪胎胎體使用時破損嚴重,報廢率高,有實力企業為保證產品質量,更傾向于使用大品牌的舊輪胎進行翻新。這種合約式業務模式保證了翻新企業業務,有利于翻新企業建立較為穩定的供需關系,節約運輸費用,但也制約了行業整體發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地域性。在生產工藝方面,有預硫化法和模壓法兩種工藝,越來越多的企業采用預硫化法。預硫化法生產效率高,單胎能耗低,耐磨性好,目前在國內技術中已經普及。
二、膠粉是資源化利用的主要途徑,但當前重視不夠。
橡膠粉生產是直接把廢輪胎、廢橡膠等通過切塊、研磨而成的粒徑在20-100目的橡膠粉。我國破碎粉碎設備在世界上已經處于相對領先水平。橡膠粉生產過程是物理變化,不牽涉到任何化學變化,低溫粉碎,生產過程沒有廢氣產生,而且能耗較低。應是廢橡膠利用的主要途徑,但由于其投入門檻較低,市場上競爭激烈,市場主體多是小散企業,利潤微薄,行業也一直沒有得到很好的發展。
膠粉主要用于生產再生橡膠,我國膠粉80%以上用于生產再生橡膠。除用于生產再生橡膠外,橡膠粉還可以用于防水卷材的生產和公路瀝青改性,膠粉還可以作為一種優質填充料,可以直接在一些橡膠制品中進行添加使用,比如,橡膠板,橡膠墊等。另外,隨著近年來水磨法、水切法生產膠粉的出現,橡膠在水中研磨成粉或在高壓水脈沖下直接成粉,膠粉目數大大得到提高,膠粉品質明顯得到增強,用于高端橡膠制品也成為了可能,目前實驗效果很好,國內也已經有企業在實驗生產。
三、再生橡膠傳統作為資源化利用的主要途徑,但面臨巨大困難。
再生橡膠應作為資源化處置優先方向和主力軍,這也是由我國國情所決定。我國天然橡膠生產由于受到地域限制,基本集中在海南和廣東廣西,但產量遠遠不能滿足我國橡膠工業的需要。2020年中國合成橡膠累計產量為739.8萬噸,同比增長0.5%。2020年中國進口天然及合成橡膠(含膠乳)共計746.8萬噸,較2019年同期的657.2萬噸增加13.6%。2020年我國天然橡膠總產量僅僅為69.3萬噸,自給率很低,遠遠不能滿足我國橡膠工業的需求。
我國再生橡膠生產及應用領先于世界,是廢橡膠綜合利用的主要方式。再生橡膠在2012年和合成橡膠、天然橡膠一起被國家工信部列為橡膠工業的三大戰略資源。再生橡膠在我國橡膠工業中占據著不可或缺的地位,廣泛應用于各種橡膠制品中。再生橡膠作為原料能夠用在輪胎、力車胎、膠管膠帶、膠鞋、橡膠制品、防水卷材等產品中。世界再生橡膠產量70% 以上在中國生產,中國再生橡膠生產企業除澳門、香港外,遍布中國各省、市、自治區。而隨著生產方式的不斷改進,膠粉直接應用也越來越得到重視,膠粉除了用作生產再生橡膠之外,在防水卷材、公路瀝青改性以及一些橡膠制品生產上都得到了一定應用。
從2015年開始,我國再生橡膠行業積極轉型,大力開展綠色轉型升級,環保治理水平得到了明顯提升,國家相續制定了《再生橡膠行業清潔生產評價體系》以及《再生橡膠行業綠色工廠評價要求》等標準,再生橡膠行業清潔生產和綠色轉型實現了質的改變。
新技術新設備研發多頭并進,并不斷投入運用。我國常壓連續脫硫設備進步非常大,已經在逐步走向實際應用。行業自動化水平和清潔生產水平得到了快速提升,大部分企業都進行了自動化改造,勞動強度和單位用工人數有了大幅度的下降,環保問題得到了有效治理,實現了再生過程的清潔生產。
據不完全統計,2021年我國再生橡膠產量達到460萬噸,同比持平;除生產再生橡膠用外的膠粉產量達到85萬噸,略有增長;生產再生橡膠的主要材料是膠粉,460萬噸再生橡膠需420萬噸膠粉,連同直接應用膠粉85萬噸,膠粉產量達到505萬噸,我國不僅是世界最大的再生橡膠生產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膠粉生產國,膠粉的直接應用應是將來最優方向。
2021年下半年至2022年4月,廢輪胎價格又出現了一輪快速上漲,特別是進入到2022年以來,9.00以上的廢輪胎已經由年前1600元每噸上漲到1900元每噸以上。而隨著廢輪胎價格的快速上漲,市面上廢舊輪胎胎源緊張,已經出現了不少再生橡膠工廠不得不停工停產的現象,其中以江西、山西、河北、山東等省最為突出。若此現象進一步發展,將對再生橡膠行業的發展帶來極大影響,若停產持續,甚至將嚴重影響整個橡膠工業,進一步推高天然橡膠等商品價格,降低我國橡膠工業競爭優勢,危及橡膠行業產業鏈安全。
四、熱裂解本應是兜底的處置方式,但近期上馬過多過快,產能嚴重過剩,如不引起重視,將會帶來嚴重問題。
廢橡膠熱裂解是我國廢橡膠綜合利用處置方式之一,作為兜底的處置方式,熱裂解應限制其處置產品種類,避免使用卡客車胎進行裂解。熱裂解行業應該從兜底的角度進行考慮,而不是從盈利的角度來進行考慮。熱裂解本身是一種干餾技術,裂解是在450度到650度之間進行,在裂解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氣體,雖然進行了部分焚燒處理,但最終排放還是會有5%的廢氣排放,不利于我國碳排放、碳減排的最終方向。熱裂解技術是和垃圾處理焚燒發電是一樣的道理,應作為處理無價值的廢橡膠等固廢的一種最終方式。
裂解油是廢橡膠熱裂解的主要產品,目前主要用作燃料油。裂解油作為一種閃點較低的低質油,長途運輸面臨安全問題,最多的還是應用在燃料方向,進行餾分還有著產量等諸多限制,技術上還要求總量達到一定要求才能專門開發專用餾分設備,產業化還有不小難度。裂解炭黑其實就是裂解炭渣,里面除含有20左右炭黑外,其余的基本由其他廢物構成,嚴格意義上來說應列為危廢處理。當前,市場上大多是作為一種添加或者填充,從目前的實際應用來看,作為替代原生炭黑還沒有完全市場化實現,更多是一種燃料添加。而隨著輪胎生產企業越來越多的使用白炭黑,而白炭黑裂解后主要成分是灰分,裂解炭黑的再次利用還會面臨著更大的挑戰。
從2019年以來,熱裂解投資迎來了一輪熱潮,據公開資料統計計算,從2019年以來各地公開公布的熱裂解項目投資產能已經達到了1300萬噸,這是一個相當大的數字。從廢輪胎產生來源數據來看,2021年我國廢輪胎產生量為1400萬噸,其中卡客車輪胎產生量為近1000萬噸,乘用車輪胎產生量僅為400萬噸。所以產能巨大的熱裂解項目勢必會面臨原材料不足,特別是乘用車廢輪胎不足的問題。即便加上力車胎、膠鞋等其他報廢的橡膠制品300萬噸,也遠遠不足以滿足現有熱裂解產能。與此相對應的是從2019年開始,廢輪胎價格出現了大幅度的漲價,2019年9.00以上的廢輪胎每噸在800元,2021年下半年,部分地區的9.00以上的廢輪胎已經達到了1680元每噸,上漲了一倍,小車胎也從400元每噸漲到了1400元每噸。部分地區市場出現了搶購廢輪胎現象,還有相當數量的再生膠企業陷入經營困難。
從2020年開始,行業出現了一個新的變化,那就是雖然汽車保有量依舊在增加,但綜合來看,廢橡膠產生量卻在2020年出現了見頂回落。這是因為廢輪胎產生量的主力是卡客車輪胎,隨著更多耐磨輪胎、公路超載現象的減少,載重汽車輪胎報廢周期也從2019年的7-9個月延長到一年以上。乘用車保有量雖然增加較多,但由于乘用車輪胎相對較輕,且報廢周期偏長,其增長不足以彌補卡客車輪胎報廢量的減少。廢舊輪胎產生量在2019年繼續向上增長,汽車保有量達到2.6億量的規模,但是卡車保有量增長相對較少,從2019年下半年起,在國家嚴查車輛超載的情況下,廢輪胎的報廢率也有了一定程度下降。另外,隨著鐵路貨運以及水運的快速發展,雖然我國整體貨物運輸量一直在增長,但公路運輸在2019年和2020年運輸量都出現了下降。據協會測算,2020年我國廢舊輪胎產生量下降約60萬噸。
廢輪胎產生量的減少,又進一步加劇了熱裂解、再生橡膠企業貨源的矛盾,部分熱裂解企業由于沒有充足的材料來源,大量使用卡車胎輪胎進行裂解,不僅僅浪費了寶貴的橡膠資源,也進一步推高了廢輪胎價格。更加嚴重的是,在2021年,隨著電煤價格的快速上漲,部分發電企業開始在燃煤中添加膠粉,而添加的膠粉并沒有很好的區分,大多是直接拿9.00以上輪胎膠粉直接添加,既浪費了寶貴的橡膠資源,也給環保帶來了新的壓力,這個現象不利于行業整體健康發展。由于廢輪胎產生量的主力是卡客車輪胎,因此,理想的、全面的廢橡膠綜合利用行業企業應是再生膠為主并包含有熱裂解車間的廢橡膠綜合利用企業。
輪胎翻新主要加工利用輪胎的種類是工程機械輪胎,載重汽車;再生橡膠、橡膠粉主要的加工利用輪胎種類是工程機械輪胎、載重汽車輪胎,目前部分乘用車輪胎也逐漸成為膠粉應用的主要材料;熱裂解主要處置廢輪胎輪胎種類是乘用車輪胎、力車胎輪胎以及便于其他方式資源化利用的橡膠制品等。但目前這個界限并不明確,在市場上并沒有真正的區分,也沒有相應的監管。
隨著廢輪胎價格的上漲,越來越多的出現熱裂解企業去使用本應作為資源化利用的卡客車輪胎,造成了市場混亂。而一些新上的熱裂解項目動輒20萬噸、30萬噸的年處理產能也不符合行業的實際情況,由于廢輪胎長途運輸成本較高,存在著350公里左右的經濟半徑,且一地產生的廢輪胎數量相對有限,一些項目建成后勢必出現原材料供應困難,導致開工不足,造成產能浪費的情況出現。
綜合來看,我國廢橡膠行業的綜合利用,應該避免資源浪費、避免盲目投資、避免污染環境和無序競爭。應科學規劃,對廢橡膠綜合利用堅持分類管理處置,實現梯次利用,嚴格遵守減量化優先,資源化利用,無害化兜底的處置原則,最大限度地發揮橡膠的資源化利用,實現高值化利用。達到既解決了“廢橡膠產生的黑色垃圾問題,又使橡膠資源得到科學的循環利用,節約了資源,減少了社會整體碳排放,也為環境做出了積極貢獻”的目的。
更多炭黑資訊,請關注炭黑產業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