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新冠疫情的影響,給手套行業帶來了可觀的紅利。2010-2020年,全球對醫療手套的需求翻了一番。鑒于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防護需求爆發,中短期內手套行業供不應求將成為常態。
雖然世生組織表示,疫情將在2022年得到抑制,但根據目前的情況,病毒將繼續變異。明年能否消失或控制仍不得而知。只要疫情仍在流行,對醫用手套的需求可能會繼續上升。
縱觀手套行業的發展歷史,每一輪疫情都會刺激手套的需求,激發公眾的手套使用意識。比如2009年H1N1在美國爆發時,手套行業就成了全民的剛需。如今,疫情刺激了人們對手套行業的新一輪普及,手套正從"彈性消費"轉變為新的剛性需求。未來,即使短期內手套需求呈下降趨勢,長期發展趨勢依然樂觀。對于整個行業來說,紅利才剛剛開始。
2016年全球醫用手套銷量2526億只,2020年全球醫用手套銷量4578億只,同比增長31.5%,2016-2020年復合增長率16.0%,預計2022年全球醫用手套銷量6842億只。
然而,在順勢而為的當下,一些業內人士開始思考疫情后的情況:疫情過后,國內市場需求會減少嗎?下一步如何應對市場變化?
當前,馬來西亞是全球主要的乳膠手套生產國,占據著全球60%以上的市場份額,不過這兩年中國產能不斷提升。馬來西亞疫情防控沒有中國做得好,導致產能不穩定,而且馬來西亞生產線老舊厲害,中國都是新產線,所以,馬來西亞生產效率與中國無法相比,以至于歐美很多訂單都轉移到中國生產。
從出口數據可以看出11月的中國手套出口數據環比大漲,安徽、江西加山東三個基地加起來橡膠手套出口數量超過37億只。
疫情爆發帶動了全民防護熱潮,也催生了全球手套產業格局的重建。在未來的后疫情時代,手套將不再是東南亞手套廠商一家獨大的局面,中國的市場必將后來居上。
所以,隨著訂單進一步向中國轉移,國內乳膠需求肯定會增長,再加上國內目前低庫存,未來行情可期。
對于手套企業來說,供需失衡帶來的不止是利潤,還有考驗和機遇。在未來的后疫情時代,市場發生的變化,將給企業帶來更加激烈的競爭壓力,但在互聯網時代下,產品的多元化、市場定位的精準化、直擊用戶的營銷模式,將是大家該提前思考的。
更多炭黑資訊,請關注炭黑產業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