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產業網據電纜網消息,俄烏沖突之下貴金屬和大宗商品價格抬升,給全球汽車供應鏈體系蒙上陰影。多家國際芯片制造商近日宣布正在尋找其他原材料供應來源,以應對由于俄烏沖突可能導致的原材料供應中斷的風險。同時,俄烏沖突對全球汽車出口也帶來一定沖擊,目前多家車企已經宣布停止對俄羅斯出口汽車。
俄烏局勢短期擾亂芯片
在芯片制造行業中,氖、氪和氙等惰性氣體是芯片生產中使用的激光器所必需的原材料。金屬鈀和鎳也是芯片生產的關鍵原材料,是各國汽車產業的必需品。據了解,烏克蘭是全球半導體原料氖、氬、氪、氙等氣體的供應大國,其中氖氣的供應更是全球市場的主導者。市場調研機構Omdia發布報告指出,烏克蘭氖氣供應量占全球70%以上,而氪氣和氙氣的全球供應份額分別達到40%和30%。而俄羅斯是全球鋁、鎳、鈀和鉑的主要出口國,出口量分別占全球出口貿易的12%、7%、26%和4%。其中,俄羅斯對歐洲的鋁、鎳、鈀和鉑出口分別占全球對歐洲出口的16%、42%、45%和36%。
業內有分析認為,隨著俄烏沖突升級,芯片生產所需的氖氣、鈀等多種原材料的國際供應可能被擾亂,進而導致全球芯片產業失去供應鏈源頭,加劇全球芯片短缺的困境。
北方工業大學汽車產業創新中心研究員張翔表示,半導體制造商對來自俄羅斯和烏克蘭的鈀、氖等原料依賴性較強,美國半導體級氖氣的供應超過90%來自烏克蘭,35%的鈀來自俄羅斯,而美國又是重要的芯片供應源。如果俄烏沖突長時間持續,將導致全球氖氣等部分芯片原材料供應量較少,芯片供應也將進一步緊張。
不過也有機構認為,全球半導體產業鏈中俄烏份額很小,半導體只是原料的一個細分應用領域,俄烏的鈀和氖、氬、氪和氙等原材料占比半導體成本比重較低。通過加價采購等預計可以穩定半導體制造需求,僅可能造成短期或局部波動。
全國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分析,這將在一定程度抬高芯片成本,卻并不意味著芯片產能會受到太大影響。目前,全球半導體公司稀有氣體庫存正常使用6個月完全沒有問題。多數芯片公司表示此前已做好充足的準備,加速構建多元化供應鏈體系,以應對可能出現的急劇供應短缺,因此這次俄烏沖突帶來的沖擊可能沒那么劇烈,并且在之前新冠疫情等因素帶來的劇烈沖擊之下,行業供應能力已經得到大幅改善和提高。
跨國車企相繼停產
過去兩年的疫情和芯片危機等黑天鵝事件,已經嚴重影響了包括諸多跨國集團的汽車產銷。而俄烏沖突的加劇,再度為全球汽車產業帶來了新的不確定因素。
隨著俄烏沖突的加劇,從芯片危機中緩慢復蘇的全球汽車產業再度受到嚴重威脅。俄羅斯不僅是芯片原材料的資源出口大國,還是大眾汽車、寶馬集團、奔馳、雷諾集團、現代集團、長城汽車等眾多車企投資建廠的聚集地。眼下,俄烏沖突的影響開始蔓延,隨著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特別軍事行動導致西方制裁,包括車企在內的許多外國公司已開始停止甚至撤出俄羅斯市場的生產活動。
2月26日,大眾汽車公司表示,由于俄烏緊張局勢,其在烏克蘭生產的零部件交付延誤,該公司在德國的德累斯頓和茨維考工廠將停產幾日。此前,大眾還曾計劃把其在烏克蘭工廠的一些工人轉移至德國,目前無法確定這一措施會持續多長時間。
法國汽車制造商雷諾在俄羅斯的子公司近日也表示,由于俄烏緊張局勢導致其物流瓶頸及零部件短缺,該公司決定在2月28日-3月5日期間暫停其莫斯科汽車裝配廠的運營。值得注意的是,雷諾8%的核心利潤來自俄羅斯市場。而雷諾控股的俄羅斯汽車制造商Avtovaz也表示,由于全球電子元件持續短缺,可能暫停俄羅斯中部一家工廠的部分裝配線;芬蘭輪胎制造商諾記輪胎表示,正在將一些關鍵產品線從俄羅斯轉移到芬蘭和美國,以應對俄羅斯可能面對的進一步制裁。
除了雷諾,寶馬、現代等在內的眾多汽車外資廠商,也都在俄羅斯有所布局。其中寶馬集團最近將其與俄羅斯汽車制造商即將到期的合作伙伴關系延長至2028年,并在加里寧格勒工廠進行了耗資3.5億歐元的擴建;長城汽車俄羅斯圖拉工廠則于2019年投產,項目投資5億美元,規劃年產能15萬輛。
盡管這些車企在布局俄羅斯市場的過程中付出了不少人力與財力,但當前俄烏局勢的升級也讓部分車企萌生退意。全球第四大汽車制造商 Stellantis 集團首席執行官 Carlos Tavares 就表示:" 如果西方制裁干擾我們在俄羅斯生產,公司將準備把這些生產轉移到其他工廠,或者我們就自己做出限制。" 奔馳發言人也通過郵件表示,奔馳在與俄羅斯的商業活動中會對可能的制裁措施加以考慮。
從上述情況看,歐美對俄羅斯實施的經濟制裁,已對傳統汽車制造商及零部件企業在俄羅斯的布局造成重大沖擊。
此外,伴隨西方國家加大對俄羅斯的制裁力度,一些歐洲車企也開始暫停向俄羅斯市場交付汽車。俄、烏和全球汽車產業在這場沖突中恐怕沒有贏家。
更多炭黑資訊,請關注炭黑產業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