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產業網據輪胎世界網消息,不知不覺,2022年1月已經過半。
連日來,通過與企業溝通和觀察,輪胎世界網發現,2022年,輪胎業有六個大趨勢值得關注。
一、大品牌發力高附加值輪胎
這個趨勢的代表性企業,包括米其林、普利司通、馬牌、倍耐力等國際大品牌。
普利司通最新可持續發展報告指出,中國是其高端戰略的重點部署地區。
為了重建其核心業務的盈利能力,該公司正加強輪胎業務中高附加值產品比重,穩步推進乘用車HRD輪胎(大輪輞直徑輪胎)的銷售。

二、輪胎產能整合加速
據輪胎世界網觀察,削減非盈利產能和業務,投資新興產業,是各大輪胎巨頭都在做的一件事。
近年來,米其林、普利司通相繼關閉全球多個輪胎工廠。被關閉的工廠,普遍盈利能力較差。
與此同時,巨頭們還在剝離甩賣不盈利的相關業務。
但這些動作,并非是改變多元化發展。
因為他們同時也在有意投資新興產業,培育新的業績增長點。
三、特定市場或誕生新巨頭
未來一段時間,在特定的輪胎細分市場,可能誕生新的輪胎巨頭。
這一趨勢的代表性企業,為橫濱橡膠(優科豪馬)。
近年來,這家日本輪胎制造商,頻頻發力OTR輪胎市場,先后并購愛知輪胎、印度ATG輪胎。
最近又有消息,他們還有收購特瑞堡的想法。
在專一市場做大做強做精,可能是一個新的方向。
四、國內領軍企業份額增長
國際巨頭在華市場調整,以及內資企業大洗牌,給排名前列的輪胎企業,提供了更多發展空間和機會。
當前,國內領軍企業正積極擴建產能,搶占市場份額。
代表企業包括中策、玲瓏、賽輪、三角、通用、成山等。
2022年,上述企業利用配套和售后市場優勢,市場份額將進一步提升。
五、輪胎配套市場上演“田忌賽馬”
在乘用車輪胎配套領域,“田忌賽馬”的戲法一直在上演。
韓泰輪胎配套保時捷等高端跑車,積極與倍耐力、米其林等并肩;
中資輪胎企業,逐漸配套合資車企,且份額逐漸擴大;
中資車企則為了提升汽車品牌影響力,有意選擇米其林、馬牌等大品牌輪胎。
這背后的邏輯有兩個:一個是性價比,一個是品牌影響力。
六、輪胎業“雙循環”新形勢
以前,中國輪胎40%以上依賴出口市場。
隨著貿易壁壘抬高,出國建廠規模提升,海外工廠正在搶占(或者說保住)這部分市場份額。
海外工廠已成為“外循環”的新引擎,正成長為中國企業搶占國際市場的主力軍。
同時,外資企業國內市場大調整。
部分外資品牌,此前以中國作為制造基地供應全球市場。
如今,他們開始逐漸調整產能配比,部分企業將在大陸生產的訂單,調配到其他地區工廠。
此外,由于出口受阻,“內循環”市場嚴重內卷,競爭壓力極大,輪胎企業盈利能力下降。
更多資訊,請關注炭黑產業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