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產業網據找塑料視點消息,據說,國內磷化工、氟化工、氯堿化工、煤化工、石油化工、以及乙烯、煉油等多個化工產業鏈及細分領域,或將要出現工廠庫存急劇下降甚至變為“負庫存”了!
究其原因,或是年末到來,再加上能耗雙控、限電限產的影響仍未消退,化工企業開工率低的情況已經持續了良久。
另外,再加上能耗強度不降反增被動點名的地區包括了化工重鎮江蘇,磷化工重鎮云南,氟化工重地寧夏,以及氯堿化工大省青海、新疆、浙江、河南、江蘇、四川、安徽、黑龍江等亮起“黃燈”的地區也“人人自危”,部分地區對于高能耗高排放的化工企業實施高達90%的減產。
除此之外,年末化工大廠檢修計劃仍在持續運行,萬華化學、索普化工、恒力石化、寧波富德、逸盛大化、四川美豐等多家企業已經開始或即將進行停車檢修,最長周期高達50天,這些大廠在行業內位居龍頭地位,他們的停車相當于多數產能受限,也給行業拉響了警報:化工品庫存已經在銳減了……
從行業整體情況和外部影響因素來看,為了有效遏制疫情擴散和蔓延,浙江、廣州等多地迅速制定防疫政策,加強中高風險區人員流動和管控,多個行業企業的生產也受到影響,部分工業企業甚至全停,這給相關化工品的市場庫存帶來了較大的影響。
從庫存降低也能預測出,遭遇不可抗力地區的化工品市場庫存和價位即將出現變化。那么會不會如9月份一般,出現黃磷、純堿、磷酸以及多種產品貨緊價揚的情況?
廣東:多家外資石化企業或受影響
廣東省被列入中國七大煉化基地,相繼有美孚、巴斯夫、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等企業,選擇在廣東省投資煉化一體化項目。
據了解,近期,廣東出現輸入奧密克戎陽性病例,東莞、廣州等多地公共交通停運,運輸也受到影響,其中,單單是廣東東莞就緊急停運19條公交線路,同時臨時調整22條公交線路。
東莞市對大朗鎮全域交通實行臨時管控,對進出大朗鎮的所有道路(莞樟路過境除外),包括高速公路、省市鎮公路、村(社區)道路等出入口實施交通全面管控。管控期間,除持有通行證的疫情防控、應急救援、核酸采樣、物資保障等必需的保障類車輛外,禁止其他一切車輛進出大朗鎮區域,人員原則上只進不出。
作為化工大省,廣東形成了從上游原料開采、煉油、乙烯生產,到下游新材料加工、合成樹脂、橡膠及精細化工生產的完整石化產業鏈結構。
當地的疫情擴散,對于眾多外資化工企業的開工以及乙烯等產品的供給,將產生較大的利空。
多省交通運輸暫停,產品無法跨省運送
除此之外,陜西、安徽、江蘇、內蒙古等多地嚴格管控人員流動和車輛運輸,采取了停運、停航等措施,力求切斷疫情傳播鏈。
陜西:12月20日0時起,暫停銅川至西安的班車客運、定制客運和旅游包車服務,恢復營運時間根據實際情況確定。
安徽:12月18日起,宿州東至靈璧、宿州東至泗縣、宿州東至宿州快客站線路將暫停運營,恢復時間另行通告。
江蘇:徐州周邊徐州南、徐州西、柳新、呂梁、東探收費站入口關閉。
內蒙古:公交車、出租車停止運營,滿洲里市航班、火車、長途汽車、出租車、城市公交已全面停航停運。
……
這也意味著,無論是煤化工大省陜西,還是化工重鎮江蘇、安徽,以及氯堿化工大省內蒙古,除了開工率受限,也面臨著產品無法跨省運輸的問題,煤化工、氯堿化工產業鏈的大宗化工品在國內的產量也會驟減。
多重不可抗力影響,化工行業原料庫存低位???????
除了疫情帶來的停工停產、運輸暫停、人員流動受限外,臨近年末,化工行業還面臨著多重“考驗”。
生態環境部冬季例行的6個月“停工令”覆蓋了國內65個省市地區,也就是說,10月1日至2022年3月31日,國內近百個城市的化工企業面臨停限產,這其中包括了化工大省山東,煤化工大省河南、陜西、山西以及京津冀及周邊區域。
(節選、原標題:“停產潮”“漲價潮”來了!塑料行業拉響警報,原料庫存銳減,行情將貨緊價揚?)
關注炭黑產業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