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產業網據輪胎商業網消息,近幾年來,汽車市場一直處于不穩定的狀態,市場逐漸由增量市場轉為存量市場。輪胎市場也是如此,受到疫情的影響,世界車市一直處于低迷的狀態。雖然,全世界的汽車市場和輪胎市場都表現不佳。但是中國在2021年下半年已經逐步走出疫情,所以中國車市及輪胎下半年的表現是會好于以往的。

歷年世界汽車銷量走勢

根據乘聯會數據,2018年的世界汽車銷量下降1%。自2010年以來首次陷入年度負增長。2019年的汽車銷量8981萬臺,同比下降4%。2020年的1-12月銷量下滑13%。2021年1-10月同比回升16%,其中中國回升16%,世界其他國家回升22%。說明中國汽車產業恢復的非常迅速,尤其是各種新能源車企,更是實力大爆發。

中國汽車市場引領全球
中國汽車市場對世界汽車市場影響力極其巨大。2020年中國汽車銷量2527萬臺,下降48萬臺。相對于全球銷量下降1178萬臺,中國的汽車產業受到的影響輕得多,也就能更快的恢復活力。2021年1-10月世界汽車銷量6671萬臺,其中中國汽車銷量2094萬臺,增長6%。中國汽車市場雨后天晴般的復蘇意味著中國作為汽車大國的市場地位不可動搖。

魚龍混雜的中國輪胎市場
中國輪胎市場在經歷了幾年快速成長之后,慢慢迎來了瓶頸期,市場嘈雜,魚龍混雜。于是在2014年之后,中國輪胎市場飽和需求減少,這時乘著時代的春風成長起來的大量輪胎企業面臨抉擇,市場在變化,消費者的需求在變化,中國輪胎產業從無到有,從粗到精,經歷的時間太短,短時間的繁榮掩蓋不了過多落后產能的問題。

雖然,近幾年去產能,轉型升級已經淘汰了大批劣質企業,輪胎市場上優秀的中國品牌和企業越來越多。但是中國輪胎大而不強的現實還是難以打破,輪胎市場越來越兩極分化,優秀的輪胎企業持續擴張,在國內和國際上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說明中國輪胎在產品、品牌等方面正在追趕外資輪胎。

但是,中國的乘用車輪胎市場目前還是外資品牌占主要部分,尤其是利潤豐厚的高端輪胎領域。而眾多的國產品牌只能去競爭中低端市場,這就造成了競爭激烈。同時消費者對于中國輪胎低價低質的刻板印象,讓低價競爭成為常態,更加阻礙了國產輪胎企業向著高端做大做強的道路。

中國輪胎大而不強,這已經是公認的事實,中國仍不是世界輪胎生產強國。未來產業升級空間巨大受企業規模、資金實力和科研水平等因素影響,與國外先進輪胎廠商比,本土輪胎廠商研發投入較少,整體技術水平偏低,產品同質化情況嚴重。目前我國轎車輪胎市場約70%的市場份額由外資和合資輪胎企業占據,且本土品牌產品主要集中在替換市場。

現如今,中國已經基本走出來疫情的陰影,汽車市場的消費需求已顯現。輪胎及其他后市場的消費仍有增長的潛力和空間,政府也頻出措施來刺激車市,這些車市利好政策都會推動輪胎市場的復蘇,特別是原配市場的復蘇,同時各地政府應加大對輪胎廠家、經銷商和輪胎店的扶持力度,社會上也要倡導互幫互助共度難關,例如減免輪胎房租等。鼓勵消費政策的推出可以提振消費信心,刺激消費者的輪胎消耗需求。如此才能從需求端帶活整條輪胎體系。
關注炭黑產業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