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胎行業啟動新一輪漲價潮
近期,全球輪胎巨頭先后發布漲價通知。固特異輪胎橡膠公司宣布,自9月1日起,上調產品價格,產品包括固特異和庫珀輪胎的乘用車和輕型卡車輪胎,漲價幅度為8%。米其林北美公司也于近日宣布從9月1日起上調美國和加拿大某些售后市場產品的價格。其中,米其林、BFGoodrich和Uniroyal乘用車和輕型卡車輪胎上漲8%;公路和越野商用輪胎上漲14%;摩托車輪胎上漲4%。
之所以漲價這么迅猛,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美國正在疫情中實現經濟復蘇,各種商品需求量大增,美國的輪胎工廠均在滿負荷生產。這和今年年初的國內輪胎企業一樣。二是美國執行寬松的貨幣政策,濫發美元,物價暴漲。數據顯示,6月份美國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同比增長5.4%。
需求方面,隨著半導體行業在去年末、今年初開始采取措施增加產能,汽車制造商預計今年三季度和四季度將有更多的芯片供應,全球汽車銷量有望觸底回升。供給方面,由于德爾塔冠狀病毒變種的快速傳播以及部分海外地區疫苗推廣緩慢等原因,海外疫情不斷升級。并不樂觀的疫情形勢讓東南亞不少輪胎工廠生產再陷困境,幾乎每天都有輪胎廠在宣布關停,或者被勒令停產。與此同時,受益于海外訂單轉移,國內輪胎廠開工率和出口訂單都呈現上漲趨勢,行業龍頭有望受益。
我國輪胎行業未來發展趨勢
目前,全球輪胎企業分布在世界46個國家和地區,世界輪胎產業現已形成以大型跨國企業為主導的高度密集型產業族群。集團化、多元化和差異化已成為目前世界輪胎工業發展的一大特色。中美日三大輪胎生產國分別占世界的近1/3、12%和7%,其他韓國、德國、法國各占2%—5%上下。
以往來看,海外輪胎巨頭競爭優勢顯著,市占率與品牌溢價等遠超國產輪胎。目前,競爭格局生變,國產輪胎大有可為。國內乘用車胎市場,常年被外資品牌壟斷。部分優質輪胎企業在出口紅利期不斷進行技術與資本的積累,目前其生產工藝和產品性能已達整車企業配套標準。恰逢車市進入成熟期,整車企業盈利壓力凸顯,優質國產輪胎憑借性價比不斷拓展配套市場份額。從中長期看,滲透配套市場有利于企業深耕其替換市場,進而享受替換市場的高品牌溢價與穩定需求,有望打開長期成長空間。
在競爭日益激烈的中國輪胎行業,只有掌握了關鍵核心技術,才能擺脫同質化競爭,并在變局中占據優勢、掌握發展主動權。
隨著汽車現代化對輪胎性能要求日益提高,輪胎正向高技術含量和精細化產品的方向發展。由于經濟型和環保型汽車的日益普及,節能和低噪聲輪胎已成為汽車輪胎發展的主流,抗濕滑、低滾動阻力、高性能和多功能輪胎在輪胎中所占比例不斷加大,許多輪胎的結構設計和配方需要改進、調整,以適應市場變化和低碳環保的要求,這對輪胎制造提出了更高的技術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