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上半年,山東輪胎出口在暫緩了疫情影響后,迎來全面上漲。作為全國經濟大省和外貿大省的山東,前5個月山東輪胎出口額264.8.億元,同比增長32.5%,比2019年輪胎出口額245.64億元,增長7.8%;高居全國首位。
而位于山東“輪胎之都”東營的山東昌豐輪胎有限公司,已經連續多年奪得山東輪胎出口第一寶座。根據公開數據顯示,2019年東營市出口前30名企業中,共有11家橡膠輪胎企業入選。山東昌豐輪胎有限公司2019年出口額45億元,占東營橡膠輪胎企業總出口額的近四分之一。
縱觀其十幾年發展旅程,昌豐輪胎始終堅持技術創新,以國家級技術中心為平臺進行研發,積極開拓國外市場。持續鞏固其山東輪胎出口“龍頭”企業地位。
輪胎產業正在海外市場站位腳跟
進入21世紀以來,中國輪胎行業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如今已經成為全球輪胎生產第一大國,每年輪胎總產量占全球30%。
值得注意的是,國產輪胎也已經打破了國際市場的刻板印象,不再是價格低質量差的代表,而是用優質產品與服務角逐國際市場的優秀企業。
且國家也以實際行動大力支持外貿行業。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作為產業和貿易有機結合的重要平臺,外貿轉型升級基地已成為推進貿易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載體和抓手,在推動地方外貿創新發展、優化和穩定產業鏈供應鏈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廣饒縣依靠輪胎產業緊緊的抓住了此次機遇,在商務部公示2021年度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認定名單中,廣饒縣成為本年度東營市唯一一家入圍新認定基地名單的縣區,列山東省第一位。
而近年來,廣饒縣正在不斷加大橡膠輪胎產業培育,逐步形成了集天然膠種植、鋼絲簾線、輪胎機械、炭黑等為一體的產業體系,輪胎年綜合產能達到1.76億條。
截至目前,以昌豐、永盛為代表的49家輪胎企業與沙特阿拉伯、阿聯酋等60多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開展貿易合作。1-6月份,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實現出口約46.4億元,占全縣出口總額的44%。
成立于2005年山東昌豐輪胎有限公司,目前擁有2家工廠,主要生產各種子午線輪胎,產品可廣泛用于轎車、越野車、輕卡車、卡車、客車等,生產能力為年產半鋼子午線輪胎1200萬套。并且還擁有海福萊和雙豐品牌,產品的主要出口到歐洲,美洲,非洲,亞太等地區。
首家“同線同標同質”企業
眾所周知,目前輪胎出口的良好局面不是一蹴而就的。早些年輪胎企業大而不強,產品價格遠低于國外品牌同類產品,國內消費者認可度不高,也是輪胎行業發展所面臨的困擾。
為加快破局,于2017年山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起草了《出口輪胎“同線同標同質”認定準則》,并與中國出口輪胎質量技術促進委員會共同制定了《“三同”措施助推輪胎產業供給側改革工作方案》、明確了企業申報條件以及認定程序、監督管理、“三同”標志使用等準則。
所謂“同線同標同質”(“三同”)是指出口企業在同一條生產線上,按照相同的標準生產出口和內銷產品,從而使供應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的產品達到相同質量水準。
輪胎“三同”工程的建設是引導輪胎產業轉型升級,推動輪胎企業提質增效,幫扶輪胎企業應對國內外市場變化的一項重要舉措。
而昌豐輪胎正是中國首家出口輪胎“同線同標同質”企業。
除此之外,昌豐輪胎不斷引進歐洲、美國、日本等世界先進制造技術和生產設備。目前,已經建立了完善的質量保證體系,通過了國家強制性產品認證(CCC)、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
并且在國外,昌豐也得到了大量的認證,獲得了美國 (DOT)、歐洲 (ECE)、巴西(InMetro)和印度尼西亞(SNI)等產品認證。
隨著國家“十四五”規劃提出,完善內外貿一體化調控體系,推進“同線同標同質”。昌豐輪胎也將抓住新發展機遇,繼續深拓國內市場。
海外建廠計劃加速推進
隨著一帶一路的深化以及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貿合作的走深走實,越來越多的輪胎企業把拓展版圖的目光投向海外。
據統計,已經超過10家中國輪胎企業在海外建廠或者正在計劃建廠。據東營商務局消息稱,昌豐輪胎計劃近期在越南建設全鋼輪胎項目。
面對國內輪胎行業仍處于產能過剩的現狀,海外工廠的建立,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國內外市場供應以及國際局勢的對立現象。另外,也有助于吸取先進的技術和經驗,推進輪胎行業邁向高質量發展,以便于更好的發展與適應海外市場。而昌豐輪胎海外設廠,也將優化昌豐輪胎全球供應鏈,為集團全球化戰略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