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國循環經濟協會常務副會長趙凱: 塑料包裝廢棄物處理處置問題的凸顯)
7月17日,受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與中國物資再生協會聯合主辦的綠色再生塑料供應鏈論壇邀請,中國循環經濟協會常務副會長趙凱出席并致辭,他指出,大家都知道塑料是一個非常好的基礎材料,我們的生活是離不開它的。隨著我們經濟發展駛入快車道,尤其是一些新業態的出現,比如電商、快遞和外賣的飛速發展,這些業態的出現給大家生活帶來了非常大的便利,但是也給我們的環境帶來了很大的壓力,比如塑料包裝廢棄物處理處置問題的凸顯。

趙凱介紹說,中國是一個負責任的大國,針對塑料污染防治問題去年年初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見》,該《意見》總體要求是要建立健全塑料制品生產、流通、使用、回收、處置等環節的管理制度,分階段提出了2020年、2022年、2025年的主要目標和開展禁止和限制一批替代和循環一批、規范一批的專項行動。該《意見》的出臺充分體現出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系統性和整體性,彰顯了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的循環經濟理念。
為配合該《意見》的實施,中國循環經濟協會與蘇寧物流、京東物流、順豐速運、菜鳥網絡、美團外賣、餓了么等企業發起了應對塑料污染,推廣綠色包裝聯合倡議。隨后,國家發展改革委等九部門聯合發布《關于扎實推進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對塑料污染治理工作進行了再部署,再動員,有效治理塑料污染需要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和全社會共同參與,為此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中國循環經濟協會、中國物資再生協會、中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協會、中國城市環境衛生協會聯合發起倡議,倡議全國回收處置領域的廣大企業采取聯合行動,為規范塑料廢棄物分類回收、處置,提高其資源化和能源化利用水平作出貢獻。
趙凱指出,在黨中央、國務院“十四五”相關工作的部署下,國務院印發了《關于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的指導意見》,《意見》強調要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消費體系,倡導綠色低碳生活方式,扎實推進塑料污染全鏈條治理。近日,在國家發改委印發的“十四五”循環經濟發展規劃中,部署了塑料污染全鏈條治理專項行動和快遞包裝綠色轉型推進行動等在內的五大工程,六大行動,提出要科學合理推進塑料源頭減量,嚴格禁止生產超薄農用地膜和塑料危害環境和人體健康的產品,鼓勵公眾減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深入評估各類塑料替代品的全生命周期資源環境影響,因地制宜、積極穩妥推廣可降解塑料,健全標準體系,提升檢驗檢測能力,規范應用和處置,推進標準地膜的應用,提高廢舊農膜回收利用水平,加強塑料垃圾分類回收和再生利用,加快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設施建設,減少塑料垃圾填埋量,開展江河湖泊海岸線塑料垃圾清楚,實施海洋垃圾清理專項行動,加強政策解讀和宣傳引導,營造良好社會氛圍。強化快遞包裝綠色治理,推動電商與生產商合作,實現重點品類的快件原裝直發,鼓勵包裝生產電商、快遞等上下游企業建立產業聯盟,支持建立快遞包裝產品合格供應鏈制度,推動生產企業自覺開展包裝減量化,實施快遞包裝綠色產品認證制度,開展可循環快遞包裝規模化應用試點,大幅提升循環中轉站應用比例,加大綠色循環供應標準化推廣,物業服務業等企業合作,設立可循環快遞包裝企業回收點,投放可循環快遞包裝的專業化回收設施。
趙凱表示,中國循環經濟協會一直以來積極貫徹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基本國策,落實《循環經濟促進法》,為構建覆蓋全社會的資源循環利用體系,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源頭防治環境污染,推進綠色循環低碳發展,加快建設生產文明,促進經濟綠色轉型,建設美麗中國做著應有的積極的貢獻。我們也愿意和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中國物資再生協會等相關機構以及廣大的企業一起,在“十四五”新發展階段開啟新的征程,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推進資源集約利用,構建資源循環型產業體系和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為保障國家資源安全,推動實現碳達峰、碳中和,促進生態文明建設作出我們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