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當地時間5月25日,美國商務部對來自韓國、泰國、越南及中國臺灣地區的乘用車和輕卡車輪胎產品作出反傾銷和反補貼稅終裁。雖然,在終裁中美國商務部更改了部分關稅稅率,但在很大程度上依舊維持了其最初的立場,其堅持認為韓國、泰國、越南及中國臺灣地區的乘用車和輕卡輪胎正在以低于市場價格的價格傾銷于美國。因此,美國商務部堅持對上述四個地區的進口輪胎征收關稅。
“雙反”終裁結果靴子落地
據悉,本次反傾銷和反補貼稅最終裁定反傾銷稅率分別為韓國14.72%-27.05%、泰國14.62%-21.09%、越南0-22.27%、中國臺灣地區20.04%-101.84%;此外,美國商務部還對越南征收反補貼稅,稅率為6.23%-7.89%。
此次終裁稅率相較于去年年底的初裁有了一定的變化。
雖然針對中國臺灣地區輪胎企業的稅率依舊在此次最高位,但是與初裁結果相比,臺灣正新的反傾銷稅率有了顯著下降,為20.04%;
韓國韓泰及其他企業稅率也有所下降,只有耐克森小幅上升;
玲瓏泰國工廠的稅率下降至21.09%,不過住友橡膠泰國工廠和泰國其他企業的稅率則呈現了上升;
唯一不變的是越南輪胎企業稅率,此次賽輪越南工廠并未被征收反傾銷稅,僅征收了6.23%的反補貼稅,是本次美國對亞洲四個地區反傾銷、反補貼調查中最低的經營主體。
美國市場高度依賴亞洲輪胎
事實上,在近幾年的美國替換市場,上述四個地區的出口輪胎一直在唱著主角。尤其是泰國和越南兩地的出口輪胎,2018-2020年,在美國當地實現了快速增長,泰國出口至美國的數量從3.44億條增加至4.38億條,金額從17.17億美元上升至19.77億美元;越南出口至美國的數量從1063萬條增加至1380萬條,金額從4.11億美元上升至5.42億美元。
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響,因美國輪胎廠開工率下滑嚴重,上述四個地區出口的輪胎更是在美國替換市場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
這波雙反對國內輪胎市場影響大嗎?
事實上并不大。雖然去年底公布了初裁決定,但是從出口數據來看,本次“雙反調查”也確實對行業未造成過大沖擊。據海關總署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1-4月,中國橡膠輪胎累計出口量,為236萬噸,同比增幅達到36.6%,較一季度提高3.3%。累計出口金額為353.07億元,同比增長28.1%,增幅較一季度回升5.9%。
2013年,賽輪越南一期項目的正式投產,中國企業已正式開啟了國際化之路。近幾年,中國頭部輪胎企業加快布局海外市場,除東南亞外地區外,玲瓏輪胎還將工廠向歐洲擴展。目前我國已形成以龍頭企業帶隊搶占海外市場份額的勢頭,通過加大出口、海外產能擴張等手段來有效提高中國輪胎國際市場份額,擴大中國品牌海外聲量!
再說回“雙反”話題,5月25日的“雙反”終裁結果是否能順利執行還要取決于國際貿易委員在6月23日的投票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