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產業網據車轅車轍網消息,歷經三年疫情的反復折騰,輪胎人已經筋疲力盡,2023年全球輪胎行業怎樣走勢?疫情是否會迎來第二波、第三波感染?外貿出口是否可以持續旺盛?
對此,車轅車轍近期搜集多方權威機構和媒體專家的觀點預測,對當下輪胎人的幾點疑慮做了梳理。
01、疫情會否出現多輪感染?
去年12月以來,超級規模的感染潮在很多地區覆蓋了全社會,有的城市感染者達到了90%左右,一次就讓中國很多地區形成了群體免疫。
近期,又聽說XBB.1.5在美國成為了強勢毒株,感染率已經超過40%。實際上,美國的40%說的是新感染者中40%中招的是XBB.1.5,而不是說所有美國人的40%感染了這種變異毒株。實際上,美國現在每天感染XBB.1.5的人口規模并不大。
中國疾控中心前流行病學首席科學家、著名專家曾光近期專訪中表示,“估計變異株在中國不會掀起大浪,至少最近不會。”他還推測,“XBB.1.5在中國可能會造成一部分傳播,但傳播速度不會太快,絕不會像第一波時迅速出現感染高峰,也不會出現類似的重癥高峰。”
而且截至目前,沒看到有一名專家認為中國很快再出現一波大規模感染潮。
很大可能則是,向其他國家放開之后,未來新冠病毒感染在人群中還將出現區域性反彈,人民將出現第二次、第三次感染,但像2022年底這種大規模爆發性感染可能性很低。
以日本為例,從疫情暴發至今,已經經過了7波沖擊高峰,從原始株,到Delta,到Omicron各種變異,帶來了一定超額死亡。但對工業生產和消費沖擊第一輪時最大,之后顯著降低。特別地,之后沖擊中,疫情對供給端(生產)的沖擊大于消費端(圖1)。
02、2023年中國經濟會否實現復蘇?
自從國家防控政策放開后,大家普期待的報復性旅游、報復性消費似乎并不明顯。有些人認為就算放開,經濟也不會好,因為老百姓沒錢了……
事實上,中國中等收入群體近4億,是世界最大規模的中等收入群體,也必然會帶來旺盛的多樣化的消費需求。

同時,中國城鎮化仍在進行,而人民對美好生活需要也已由“有沒有”轉向“好不好”,這都意味著內需方面的巨大潛力。
“人口紅利”是推動我國經濟快速增長的一個重要因素,目前中國有近9億勞動人口,勞動力資源絕對量龐大。而這些客觀條件和顯著優勢,就是中國經濟迎來復蘇的起點和基礎。
所以真正聰明的人,早就已經開始布局2023年了,而整天抱怨經濟形勢不好的人,在2023年可不再有疫情防控的借口可以找了!
03、輪胎外貿出口會下滑嗎?
目前,放眼全球,歐美等主要經濟體增長前景黯淡,意味著明年海外需求總量將出現下降,疊加歐美通脹仍處高位、美聯儲持續加息,以及全球范圍內產業鏈、供應鏈加速調整等不利因素,在這種情況下,中國的外貿可能會萎縮。
中國的經濟繁榮,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外貿,如果外貿不景氣,中國經濟就算復蘇,也只是緩慢復蘇,輪胎出口可能也難轉旺。

但輪胎生意就另當別論。在全球經濟下行趨勢下,中國的高性價比中低檔輪胎對廣大車主來說,更具有吸引力,這一方面歐美輪胎行業人士也得到了證實。
歐洲橡膠行業權威機構調查顯示,隨著各細分市場輪胎價格的上漲,面臨收入下降的消費者對經濟的溢價(包括進口)正在尋找更便宜的輪胎。美國數據顯示,越來越多的17英寸和18英寸輪胎將進入該國,這表明低成本進口需求增長。
04、國產汽車帶動輪胎業水漲船高
1月10日,乘聯會發布的最新產銷數據顯示,2022年國內狹義乘用車累計生產2336.7萬輛,同比增長11.6%。累計零售量為2054.3萬輛,同比增長1.9%。
新能源市場方面,2022年新能源乘用車產量達到666.3萬輛,同比增長101.5%;零售量達到567.4萬輛,同比增長90%。
此外,乘聯會發布2022年銷量數據及排名前十車企榜。比亞迪以186.3萬輛(批發量)超過一汽大眾的180.2萬輛,首次成為中國汽車市場銷量冠軍。
可見,即使在疫情反復封控下的2022年,汽車業也實現了逆勢增長,國產汽車繼續強勢,未來對輪胎配套的帶動是不言而喻的。
對于2023年,乘聯會專家團隊預測,總體狹義乘用車銷量將達到2350萬輛,其中新能源乘用車850萬輛,新能源滲透率將達到36%。
所以2023年的形勢,期待大家都在堅韌不拔中努力,曙光就在前頭!
(原標題:2023四大利好,助力輪胎生意轉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