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外媒體發布了《2025年全球輪胎品牌價值與實力排行榜》在新能源汽車普及加速、綠色技術迭代的產業背景下,這份榜單不僅揭示了行業格局的深刻變化,更展現了中國品牌的突破性成長。

01
品牌價值榜:
傳統巨頭穩固,中國力量突圍

百年巨頭米其林以"賽道輪胎之王"的技術積淀和全球化布局,連續19年穩居榜首。值得注意的是中國輪胎品牌賽輪是唯一登上排行榜前10的中國輪胎品牌,其憑借"液體黃金"輪胎等創新技術,在高端市場表現勇猛,品牌價值增速遠遠超過其他競爭對手。
02
品牌實力榜:
技術實力重塑行業格局

米其林在研發投入、專利數量和賽事合作等維度全面領先。除此之外值得關注的是,固特異通過智能輪胎技術的商業化應用,品牌強度指數提升8%,反超普利司通位居次席。印度MRF則依托本土市場優勢,成為榜單最大黑馬。
賽輪輪胎,中國輪胎的驕傲
賽輪輪胎的快速增長離不開其全球化戰略、高端產品研發、市場與品牌宣傳等工作的高效推進。在全球化拓展方面,公司高瞻遠矚打響國內輪胎企業海外建廠的“第一炮”,在海外雙反政策的圍追堵截下,成功建設越南與柬埔寨工廠,并新規劃印尼與墨西哥海外生產基地,有效釋放全球產能。截至目前,公司共規劃年生產2600萬條全鋼子午胎、1.03億條半鋼子午胎和44.7萬噸非公路輪胎的生產能力,產能水平不斷向國際一流輪胎企業拉近。

對于將“成為在全球范圍內有影響力的輪胎企業”作為企業愿景的賽輪輪胎而言,公司與國際一流輪胎企業達成共識,緊跟米其林、普利司通等國際頭部企業步伐,為自身可持續發展設置了具體目標。同時專注產品研發,發布了可持續材料占比分別達到75%、80%的轎車輪胎和卡車輪胎,其滾阻系數均達到歐盟標簽法規定最高級別。
賽輪集團目前已在中國的青島、東營、沈陽、濰坊及越南、柬埔寨建有輪胎生產基地,在青島董家口、墨西哥和印度尼西亞擬或正在建設輪胎生產基地。截至目前,公司共規劃建設年產2,600萬條全鋼子午線輪胎、1.03億條半鋼子午線輪胎、44.7萬噸非公路輪胎的生產能力。賽輪產品銷售覆蓋中國、北美、歐洲、亞洲、非洲等全球180多個國家和地區。“做一條好輪胎”的口號目前已經響徹全球。
輪胎品牌價值排名變化

除了賽輪之外,中國輪胎品牌中,品牌價值突飛猛進的還有玲瓏、森麒麟、貴州、三角等優秀的中國品牌。
玲瓏輪胎在全球擁有7個研發機構、7個生產基地、1.8萬余名員工,產品廣泛應用于乘用車、商用車、工程機械車輛等,形成了玲瓏、ATLAS、利奧、EVOLUXX等面向全球差異化市場定位的多元化品牌體系。截至目前,玲瓏已連續二十多年榮登《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榜單,并連續十年保持50億元以上的增長。近年來,玲瓏大力實施品牌戰略,推動品牌價值進入爆發式增長通道。
森麒麟作為后起之秀,相比較那些時間更長甚至是百年企業絲毫不遜色,用極短的時間就成長為了輪胎行業的巨人。這說明森麒麟在各方面驚人的執行力,上市對于輪胎企業來說是一道檻,很多輪胎企業都是都在努力上市,而森麒麟2020年9月上市正是凸顯了森麒麟速度。在上市后森麒麟依然一如既往地突破自我,創下了一個又一個森麒麟神話。
相比較而言,外資輪胎巨頭的品牌掌控能力會更強,其品牌穿透力和影響力在多年的歷史中已經為市場打下了基礎。但是也可以看到,中國輪胎品牌的快速追趕,僅僅用很短的時間就完成了很多輪胎企業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品牌積累,可以看出中國輪胎已經意識到擺脫低端產能的唯一方法就是提升品牌價值。
按國家排序的品牌價值


如果按國家來排序,日本的知名輪胎企業是最多的,品牌影響力是最大的,其次是法國的米其林,這是無可撼動的王者。而中國輪胎雖然品牌很多,但和歐美日成熟的品牌矩陣相比還是略顯稚嫩,當然中國輪胎品牌擁有后發優勢,發力年輕人可能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有報告指出,中國品牌若要在全球價值鏈中更進一步,需把握兩大機遇:新能源車配套輪胎市場規模和海外產能布局(東南亞、東歐等生產基地集群效應)。
值得警惕的是,頭部品牌正通過并購整合強化優勢——普利司通收購歐洲充電樁企業,構建"輪胎+能源"生態;德國馬牌則入股自動駕駛公司,布局智能輪胎數據服務。
在這場百年未有的產業變局中,中國品牌能否延續上升勢頭,將取決于核心技術突破與全球化運營能力的雙重提升。當輪胎不再只是橡膠制品,而成為移動出行的數據入口時,品牌價值的定義正在被重新書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