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產業網據經濟導報消息,專家表示,中國輪胎企業想進入全球輪胎第一梯隊,除了規模提升外,還要注重研發、提升標準
歲末年初,國內輪胎行業頭部企業公布的投資計劃,掀開了新一輪“產能軍備大戰”的序幕,而山東輪胎上市企業尤為雄心勃勃。
森麒麟(002984.SZ)日前披露的公告顯示,公司擬自籌資金29678萬美元在摩洛哥投資建輪胎項目,同時投資38億元的西班牙輪胎項目也浮出水面;玲瓏輪胎(601966.SH)披露將于2030年前完成“3+3”非公路輪胎產業布局,規劃項目投資總預算約為46.89億元,公司投資52.45億元的兩個輪胎項目建設地也已選好。賽輪輪胎(601058.SH)此前通過可轉債募集的20億元資金,將投向越南和柬埔寨的輪胎項目,這兩個項目的投資總額為53億元。
“輪胎產業作為資本密集型行業,頭部企業走出去設廠、提升產能,是一個很好的趨勢,有助于尋求更大的市場空間。”山東財經大學區域經濟研究院院長董彥嶺教授對經濟導報記者表示,國際化布局是好事,但企業在擴產的同時,未來更要注重“質”的提升。
森麒麟在摩洛哥、西班牙進行投資
根據董事會日前審議通過的議案,森麒麟擬自籌資金29678萬美元在“一帶一路”北非國家“橋頭堡”摩洛哥,投資建設年產600萬條高性能轎車、輕卡子午線輪胎項目。
為了解投資摩洛哥的目的及未來規劃,經濟導報記者1月9日多次致電森麒麟投資者聯系電話,但始終無人接聽。
“目前公司青島工廠及泰國工廠產能已不能滿足客戶日益增長的訂單需求,且經過多年的海外工廠運營,公司積累了豐富的海外項目管理經驗。”森麒麟方面在公告中表示,投資摩洛哥也是為了加快推進公司“833plus”戰略規劃、優化全球產能布局。
據介紹,森麒麟的“833Plus”戰略,是在未來10年左右時間內最終形成8座數字化輪胎智能制造基地(中國3座,泰國2座,歐洲、非洲、北美各1座)、3座全球化研發中心(中國、歐洲、北美各1座)、3座全球用戶體驗中心的格局,Plus即擇機并購一家全球知名輪胎制造商。
森麒麟在可行性研究報告中表示,摩洛哥是非洲第五、北非第三大經濟體,是非洲唯一與美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的國家,輪胎產品出口美國享受零關稅,出口歐洲市場也享受零關稅。中國在摩洛哥投資的企業,實行“五免,其后減半”政策,即企業前5年免繳企業所得稅,從第6年開始減半征收,同時免繳進口關稅、進口環節增值稅,免繳生產和消費稅、出口稅等相關優惠政策。
按照計劃,森麒麟摩洛哥項目建設周期為18個月,投產第一年產量為360萬條,投產第二年即具備600萬條產能,達產后可實現年營業收入21000萬美元,項目正常年利潤總額為5188萬美元。
其實,在摩洛哥項目審議通過的同時,森麒麟西班牙項目也浮出水面。
森麒麟董事會日前審議通過的《關于公司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方案的議案》顯示,公司擬非公開發行不超過19490.12萬股,募集資金不超過40億元,其中的34.93億元將用于西班牙年產1200萬條高性能轎車、輕卡子午線輪胎項目。據披露,西班牙項目的投資總額為38.41億元,除使用募集資金外,其余部分由公司自籌解決。
據披露,森麒麟西班牙項目建設周期為36個月,達產1200萬條后可實現年營業收入50400萬歐元,項目資本金財務內部收益率(FIRR)為16.76%,所得稅后的投資回收期為7.43年(含建設期)。
玲瓏輪胎、賽輪輪胎也在擴產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計劃加大投資、擴大產能的輪胎企業不只森麒麟一家。
玲瓏輪胎2022年12月30日召開的董事會,審議通過了《關于公司非公路輪胎全球戰略規劃的議案》,公司將對非公路輪胎(如全鋼巨胎、全鋼工程胎、農業子午胎、斜交工程胎及小型非公路輪胎等)產能進行全面升級規劃,加大投資力度,在玲瓏輪胎“7+5”戰略全球布局中,實施“3+3”非公路輪胎產業布局,即在中國3個生產基地、海外三個生產基地均規劃非公路輪胎產能。
具體來看,玲瓏輪胎將于2030年前完成“3+3”非公路輪胎產業布局,最終達成全鋼巨胎3萬套、全鋼工程胎47萬套、農業子午胎27萬套、斜交農業胎5萬套、斜交工程胎20萬套、其他非公路輪胎60萬套的生產能力,共計折合33.09萬噸。規劃項目投資總預算約為46.89億元,資金來源為公司自籌,非公路輪胎項目全部建成后,達產年預計實現銷售收入100億元。
與此同時,玲瓏輪胎國內第七個生產基地的建設也進行了部分變更。據悉,玲瓏輪胎原計劃在安徽省合肥市廬江縣建設年產1460萬套超高性能自愈合及智能子午線輪胎項目,但因合肥市能耗指標不足,使得項目能評不能批復。公司與廬江縣解除投資協議后,選定安徽六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作為新的項目建設地,擬投資建設“年產1400萬套高性能子午線輪胎項目”和“3萬噸廢舊輪胎資源再生建設項目”,總投資分別為51億元和1.45億元。
山東另一家上市輪胎企業賽輪輪胎也不甘落后。去年11月賽輪輪胎通過發行可轉債募集資金20.09億元。按照計劃,其中14.09億元將用于越南年產300萬套半鋼子午線輪胎、100萬套全鋼子午線輪胎及5萬噸非公路輪胎項目,6億元用于柬埔寨年產900萬套半鋼子午線輪胎項目,上述兩個項目的投資總額分別為30.11億元、22.90億元。
2022年6月份,賽輪輪胎公布的投資計劃更為巨大:擬投資151.81億元(分五期)建設青島董家口年產3000萬套高性能子午胎與15萬噸非公路輪胎項目,投資23.02億元建設青島董家口年產50萬噸功能化新材料(一期20萬噸)項目。
對于輪胎企業的新一輪擴產計劃,有業內人士對經濟導報記者表示,中國輪胎行業經過多年的發展,頭部企業規模有了明顯的提升,但與世界巨頭相比,仍存在明顯差距。例如,米其林一家的產能就超過玲瓏、森麒麟、賽輪目前產能的總和。
“產能提升、全球化布局是國內輪胎企業成長的主要路徑,并且全球化布局不僅可以避免貿易壁壘帶來的影響,還可以貼近市場,充分利用部分地區有競爭力的勞動力資源。”董彥嶺表示,中國輪胎企業想進入全球輪胎第一梯隊,除了規模提升外,還要注重研發、提升標準,順應汽車產業環保、新能源等趨勢,增加高附加值產品份額。
(原標題:輪胎魯企新一輪擴產計劃浮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