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產業網據遠東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消息,在全球互聯網流量需求持續攀升以及海上風電等海洋工程快速發展的驅動下,全球海纜市場規模維持高增長。據咨詢機構TeleGeography統計,截止到2022年10月,全球已交付和在建海纜系統共計512條,較2020年增加了48條。在國際海纜巨頭環伺的國際海纜市場,有一股中國海纜新勢力正在崛起。遠東智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遠東股份 股票代碼:600869)在具備多項海纜技術能力的基礎上,正在通過技術升級,不斷提升海纜制造自主化水平,助力打造更具競爭有力的中國海洋裝備產業體系。
全球海纜市場規模維持高增長
海底電纜是鋪設于水下環境,用于傳輸電能或通信的線纜。海底電纜可分海底通信電纜和海底電力電纜,主要運用于海底觀測網、通信、電力網絡、海上石油開發、海上風電等領域。

海纜作為當代國際通信的重要手段,承擔了95%的國際通信業務,是全球信息通信的大動脈。從1850年世界上第一根海纜問世至今,海纜產業逐步發展成為一個由諸多國家和地區參與的龐大產業。
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數字經濟發展推動,國內外的海底光纜建設產業正處于蓬勃發展的高速建設期。據TeleGeography預測,未來5年,全球國際帶寬使用總量的年增長率達34%,這意味著國際帶寬使用量約每2.5年便會翻一番。
此外,在海纜市場需求與日俱增的同時,全球40%的海纜系統都是2000年之前建設的,按照海纜使用壽命25年計算,這部分海纜已接近使用壽命周期尾聲,因此全球海纜新舊更替的周期已到來,無疑這將引發一輪海纜建設高峰。
此外,發展可再生能源已經成為中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目標的重要支撐,而風電儼然成為領路先鋒。數據顯示,目前,中國海上風電裝機容量占據全球海上風電總容量的45%。
隨著海上風電進一步向深遠海發展,更遠的離岸距離需要更長的海纜。而超長的運輸距離會造成大量電力損耗,更高等級的高壓交流海纜及穩定性高、損耗小的柔性直流海纜將成主流,產品技術難度大幅增加,進一步加固技術壁壘、提升產品附加值。
廣發證券研報預測,2022-2025年中國海上風電海纜市場規模為86.48億元、172.76億元、196.28億元、224.38億元,年復合增長率33.19%。預計2022-2025年全球海上風電海纜市場規模為193億元、307億元、410億元、578億元,年復合增長率37.18%。
據國際市場研究機構Research And Markets的報告,到2030年,全球海纜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443.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221.7億元),期間年復合增長率為6.1%。

中國海纜新勢力崛起
財通證券在最新研報中表示,在風電產業鏈中,海纜的毛利率可達40%-50%,是盈利能力最強的環節之一。
盡管海纜毛利率較高,但是海纜業務壁壘較高,碼頭 、立塔、技術是三大硬性壁壘,一般電纜企業很難涉足該行業。從全球范圍來看,海纜市場長期被國際巨頭壟斷大部分市場份額。而隨著中國海纜企業技術實力持續提升,一個不可忽視的新勢力正在海纜市場崛起。
風雨三十七載,創新從不止步,遠東股份以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為導向,旗下智能纜網板塊不斷向高端線纜領域滲透。10月27日,遠東股份發布2022年度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預案,擬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38億元(含本數),其中15億元募資將用于高端海工海纜產業基地項目。
從2013年開始,遠東便開始準備進軍海工海纜領域的相關工作,并不斷加大技術投入。目前已具備±200kV柔性直流、±320kV柔性直流、35kV/66kV光電復合海纜及軟接頭等多項海纜技術能力。
遠東股份江蘇省南通市如東洋口港經濟開發區高端海工海纜產業基地項目規劃,共分兩期實施:一期計劃建設形成年產各類光電復合海底電纜及陸用電纜2,000公里,總投資約20億元,約18個月投產;二期計劃投資約10億元,建設各類海底光纜6,000公里,各類電纜附件2.7萬套及工程服務。
10月初,遠東股份子公司遠東海纜有限公司已經啟動了相關設備的招標項目,目前海纜項目正在按計劃正常推進。
值得一提的是,遠東股份子公司遠東電纜是中國最大的風電電纜供應商之一,部分產品打破國際壟斷,為推動我國風電產業高質量快速發展貢獻了遠東力量;并與VESTAS、GE風能、西門子歌美颯等國外風電整機商和金風科技、遠景能源、廣東明陽、上海電氣、運達風電等國內風電整機商進行合作并為其供貨,這為海纜業務的拓展與協同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無論是國內國際市場需求的持續增長,還是產業政策的大力扶持,都預示著海纜產業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隨著遠東股份海工海纜項目建成、投產,將補齊風電產業鏈板塊,完善智能纜網產業版圖,進一步提升我國海纜系統全產業鏈的研發、設計和制造能力,提升中國海纜企業國際競爭力。
(原標題: 乘勢而上 遠東股份駛入高壁壘海工海纜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