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產業網據中外涂料網消息,7月12日晚間,飛鹿股份發布業績預告,預計2022年上半年歸母凈利潤虧損1200萬元~1850萬元,同比暴降442.17%~627.52%,由盈轉虧。

今年上半年,受國際及國內大宗物料價格走勢的影響,原材料價格上漲,材料成本等增加,導致飛鹿股份毛利率下降,歸母凈利潤虧損額不斷增加。
飛鹿股份坦言,除原材料價格上漲外,公司貸款規模模較去年同期增加,導致財務費用增加;公司與客戶方結算進度及回款緩慢,導致應收賬款賬期略有延長,計提的資產減值損失增加及信用減值損失增加;這些因素都對公司上半年營業凈利潤產生了不利影響。

據中外涂料網了解,自2021年下半年開始,國際原油價格飆升,使得乳液、樹脂、固化劑、鈦白粉等涂料行業上游原材料價格瘋漲,導致涂料企業成本直線上升,大多數涂料企業營業利潤下滑甚至虧損。
而今年的1~5月,原材料延續了去年的“高歌猛進”之勢,涂料產業鏈上的乳液、鈦白粉、助劑、顏調料、樹脂等均漲勢驚人。在原材料成本的持續高壓下,飛鹿股份在2021年全年和2022年一季度營業利潤持續下滑。
據財報顯示,飛鹿股份2021年度實現營業收入約6.25億元,同比增加3.23%;實現歸母凈利潤約1261萬元,同比下滑47.77%。今年一季度,飛鹿股份營業收入同比下降8.8%至4917.2萬元,歸母凈利潤同比虧損幅度再度擴大至1042萬元(上年同期虧損725.9萬元)。

飛鹿股份2021年年報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大宗原材料價格已出現向下波動態勢。飛鹿股份表示,公司將抓住機會,采用集采等經營措施應對原材料價格波動,降低原材料成本;采取各項措施降低貸款規模,進一步優化公司資產結構,降低公司財務費用;采取多種手段縮短應收賬款的回款周期,加快與客戶結算進度及回款速度,降低資產減值損失與信用減值損失的計提。
飛鹿股份的情況是化學制品制造企業的一個縮影,期待原材料成本下降改善下半年業績的企業遠不止這一家。
中外涂料網發現,近期全球大宗商品市場逐步由“通脹交易”模式切換為“衰退交易”,商品價格發生階段性回落,多家上市公司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回應,大宗商品下跌對降低原材料的采購成本有積極影響。幾家大型券商、私募機構也積極發聲,稱下半年原材料擠壓現象有望緩解,中下游行業利潤率有望改善和提升。
這與統計局7月9日發布的6月PPI和CPI數據情況正好呼應。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2022年6月份全國PPI(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和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同比分別錄得6.1%和2.5%(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出廠價格同比上漲13.8%。);PPI和CPI同比漲幅之間的剪刀差回落至3.6個百分點,已經連續八個月收窄。
PPI與CPI之間的剪刀差,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反映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利潤分配情況。剪刀差收窄意味著生產成本回落或者消費復蘇,企業利潤分配將逐漸向中下游企業傾斜。
涂料行業資深觀察員王大為認為,目前國內新冠疫情局部爆發,國外俄烏硝煙未停,國內外運輸受阻,經濟發展仍然面臨著宏觀環境的諸多不確定因素。涂料主要原材料價格雖然在近期有所下滑但仍處在高位,涂料企業除了通過產品漲價來轉移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壓力外,更要穩中求進,保持戰略定力,合理儲備原材料,優化產品配方和客戶結構,提升質量與服務,提高品牌附加值,在危機中找尋生存發展機遇。(中外涂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