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產業網(www.boilnfry.com)據環球網消息,在中國北方一家工廠,工人們忙著測試一種在工業空間搬運大件物品的自動化車輛。它屬于中國政府希望將制造業向價值鏈上游轉移的新一代機器人。其天津制造商已獲得減稅和政府擔保貸款——旨在制造令中國龐大工廠部門現代化的產品,并推進技術水平。該公司負責人說:“政府非常重視制造業和實體經濟,我們能感受到?!?/p>

資料圖
中國希望減少對進口技術的依賴,并加強作為全球工廠大國的優勢地位。在這種愿望驅使下,中國大力支持高科技制造商的研發。北京(如今)的重點放在先進制造業而非服務業上,以引導第二大經濟體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新五年規劃承諾保持制造業在GDP中的占比基本穩定。這與之前的五年規劃(側重服務業以創造就業機會)形成對比。
新冠疫情和中美貿易戰改變了(中國)政策制定者對工廠的看法。疫情期間,中國工廠生產了從口罩、呼吸機到在家工作的電子產品等幾乎所有產品,推動(中國)經濟從2020年初的低迷中復蘇。工廠不再是不起眼的舊經濟,而是具有戰略價值的資產。與美國的貿易戰和華盛頓的(對華)科技限制,暴露出中國高科技的不足,這更堅定了北京加快創新的決心。匯豐銀行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屈宏斌說:“貿易戰開始以來,外部壓力上升,使(中國)決策者更加堅定地發展本國中高端制造業。”
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2006年到2020年,制造業在中國GDP中的比重從32.5%下降到26.2%,服務業從41.8%提高到54.5%。官員們擔心,向服務業的過快轉變可能破壞長期增長,就像一些拉美經濟體那樣。政府顧問稱,北京不希望制造業占GDP的比重降到25%以下。中國央行正將更多信貸注入制造業,特別是高科技企業。專家認為,對中國來說,在某些領域實現科技自主是個生死攸關的問題。
更多炭黑資訊,關注炭黑產業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