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產業網】5月31日消息,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無內胎輪胎在乘用車市場的廣泛應用已經不再是新鮮事。這種輪胎憑借其舒適、安全、環保和耐磨等優勢逐漸取代有內胎輪胎,成為了主流選擇。
據相關機構預測,2023年全球無內胎輪胎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約1884.2億美元(約人民幣1.33萬億),并且在2027年有望達到2418.5億美元(約人民幣1.71萬億)。預測期內,該市場預計以年復合增長率7%的速度持續增長。
亞太地區是全球無內胎輪胎市場的主導地區。該地區擁有充足的關鍵原材料供應,建有眾多橡膠輪胎生產廠,并且享受著低成本的勞動力和有利的政府政策支持。
中國、日本和韓國等國家的人均收入快速提高,使得原裝配和售后市場不斷增長,對無內胎輪胎市場的發展產生了積極影響。這些國家在全球無內胎輪胎市場中占據著相當的份額。
2021年9月,中國正式實施了貨車年檢稱重制度,超重的車輛將無法通過年檢。因此,如果車主之前對車輛進行了輪胎載重改裝,就需要進行復原。此外,近幾年全國治超行動也在全國范圍內展開,進一步推動了無內胎輪胎的發展。
然而,有內胎輪胎并不會立即消失。有內胎輪胎最大的優勢在于其強大的承載能力,在工程、礦山等領域仍然有著不可替代的價值。據炭黑產業網了解,無內胎輪胎雖然在輕量化方面具備優勢,但是在特定領域,有內胎輪胎依然占據著重要地位。
綜上所述,無內胎輪胎市場在全球范圍內正呈現出快速增長的趨勢,尤其是亞太地區在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然而,有內胎輪胎在一些特定領域仍然有其獨特的優勢,因此暫時不會完全取代有內胎輪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