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產業網據車轅車轍網消息,就在12月4日昨晚,山東省衛健委發布消息:自2022年12月5日零時起,對有關疫情防控政策措施進行優化調整。

一、居民通過互聯網平臺或者藥店購買退熱、止咳、抗病毒、抗生素等“四類藥品”,不再查驗核酸檢測陰性證明,不再需要實名登記信息。
二、取消交通場站、港口碼頭、高速卡口等場所強制性核酸檢測“落地檢”要求,繼續提供“愿檢盡檢”服務。
三、居民進入公園、景區、服務區等公共場所,乘坐地鐵、公交、出租車等公共交通工具,不再查驗健康碼和核酸檢測陰性證明。
這是在11月30日廣州率先宣布“放開”不到一周后,全國首個發布“解封新政”的經濟大省。積極防疫抗疫、落實“二十條”,山東走在了全國前列,這對于社會經濟復蘇,對于輪胎行業盡快走出低谷,意義重大。
小步快走 大局明朗
近期,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多次在國家衛生健康委召開座談會,聽取防控工作一線代表對優化完善防控措施的意見建議。許多細節值得關注,比如孫春蘭接連強調“奧密克戎病毒致病力在減弱”,要落實好“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要求等。
其中,孫春蘭特別指出,堅持穩中求進、走小步不停步,主動優化完善防控政策,是我國疫情防控的一條重要經驗。
廣州率先“放開”的雷霆行動,讓全國上下振奮。這兩天很多人都在說,讓“清零派”失望了,廣州放開封控接近一個星期,并沒有出現他們臆想中的不堪情景;昔日活力四射的繁華羊城迅速恢復原來模樣。
現實情況是:醫院正常接待病人,封控期間得不到及時救治的其他疾病患者終于得以入院,“清零派”口口聲聲所謂的醫院擠兌至今尚未出現。廣州這幾天馬路擁堵,商場熙熙攘攘,食肆人聲鼎沸,公園游人如織,再次打臉“清零派”。
山東松綁 輪胎復活
山東不僅是全國經濟大省,更是世界輪胎中心,其輪胎產能占全國一半,全球近四分之一。疫情三年來的反復折磨,讓山東輪胎苦苦掙扎,一片凋零。各地不斷加碼的防控政策影響最大的就是物流運輸行業,而這直接壓制了輪胎市場需求,導致輪胎銷售一落千丈。
據報,11月份我國重卡市場約銷量環比下滑7%,同比下降12%,凈減少6100余輛,也是近十年來的歷史最低點,還不及2015年一個月的銷量水平,今年11月份也是重卡市場自去年5月份以來的連續第十九個月下降。
針對山東省全鋼胎銷量情況調查顯示,11月有70.83%的商家銷量環比上月下滑,主要原因還是物流運輸阻力加大,終端零售生意蕭條,市場整體需求再度走弱;同時物流車隊利潤減少,剛性換胎需求也延遲。
另外,今年前10個月,乘用車胎終端零售累計同比去年下降了9.4%,10月份輪胎業務產值降幅繼續加大,相比9月份下降了21.8%。尤其是烏魯木齊、呼和浩特、鄭州和西安等地,因疫情封控影響,輪胎替換業務基本處于停擺。
輪胎行業的艱難處境,只是全國各行業正在經歷的一個縮影,有多少中小企業摸爬滾打幾十年,最終倒在了2022年?數據顯示,2021年有46萬家企業關門大吉,310萬家個體戶注銷,2022年前三季度共有1.5萬家汽服門店轉讓,平均每個月大約1600多家,其中不乏單品類經營的輪胎店。
此情此景,讓人情何以堪?如果長此以往,全行業必將進一步惡化,后果不堪設想....
好事不斷 黎明近在眼前
國務院監測數據,12月2日,國家鐵路貨運繼續保持高位運行,運輸貨物1020.1萬噸,環比增長0.14%;全國高速公路貨車通行655.46萬輛,環比增長5.2%。從上述數據可見,隨著多項政策出臺落地,在各地區、各部門的共同努力下,貨運物流不通不暢等問題逐步緩解,物流主要運行指標持續向好,打通交通“大動脈”成果顯著。

上月底國務院向地方派出督導工作組,督促前期已出臺政策措施切實落地。要求督導工作組要對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落實情況進行督導和需要的服務幫助,認真聽取地方反映的情況,協調解決政策落實中的困難和問題。公開報道顯示,目前山東、福建、江西等地已經迎來督導工作組。
12月份,將召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作為二十大后首個重磅會議,大力發展經濟將成為2023年經濟工作的首要任務,穩經濟的重頭戲即將拉開。
同時,全國各地近期接連出臺更多優化疫情防控措施,貫徹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要求,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加力落實穩經濟措施,為實體經濟創造良好發展環境。
(原標題:山東深夜發布“解封新政”,輪胎圈沸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