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產業網據輪胎商業消息,先來看一組統計局的數據,2022年10月,我國橡膠輪胎外胎產量為7321.6萬條,同比下滑-0.2%;然而,1-10月我國橡膠輪胎外胎的總產量為71286.7萬條,同比去年少了3.7%。
據不完全統計,這已經是今年國內輪胎產量的第5次下滑。輪胎產量跌跌不休
2022年3月、4月、5月、8月,國內橡膠輪胎產量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銷量下滑;雖然10月的銷量同比下滑幅度僅在-0.2%,但是相較于9月的產量來看,10月的輪胎外胎產量下降了近3成,產量縮水達223萬條。

結合相關機構出具的開工率數據,我們預測今年3-10月份,拖拽國內橡膠外胎產量的產品大概率為大車胎相關產品,2021年3月初到11月中旬的全鋼胎平均開工率為63.88%,反觀2022年同期,全鋼胎的平均開工率則僅為56.58%,下降了7.3%。而這些下降產量中,除與落后產能淘汰相關外,很大程度上也與今年上游汽車廠的行情低迷直接相關!
重卡產銷一片狼籍
如果說重卡銷量18連跌已史無前例,看看在“18連跌”影響下的車廠產量就更是“不忍直視”的一片狼籍。數據顯示,10月份的載貨汽車產量為20.5萬輛,僅僅好于今年8月限電時期和5月份部分車廠停工時期的產量。同時,相較于去年3-10月產量下滑幅度達32%,減產85.8萬輛。2022年,載貨汽車的月平均產量僅為22.36萬輛,較去年的同期平均值減少11萬輛。



“新車較多,置換需求降低”只是重卡差銷量下降的其中一個原因,而另一個影響重卡產銷量下降的因素則是今年車隊出勤、司機出勤積極性降低。
運輸積極性暴跌拖垮替換市場
實際上,今年部分地區的物流情況甚至要比想象中還差。1-10月中,僅2月的貨運量較去年同期有所增加;前十個月的整體貨運量較去年同期下降了約8.9萬噸。貨運量的降低疊加汽柴油價格上漲,讓司機和車隊的運營壓力倍漲。

這也解釋了,為何今年重卡產銷的下降對大車胎的原配和替換市場進行了雙重打擊——收入的降低讓一部分車主轉行其他營生,而另一部分還在苦苦掙扎的貨運司機們則因為運費減少而不愿意在車輛保養和必要替換上做過多的支出,有些門店反饋,一些司機開始購買質量較差但價格低廉的雜牌輪胎勉強支撐其運輸生意。而目前更糟糕的情況是,不少門店再次面臨臨時閉店的情況,而這也將給重卡輪胎的銷售帶來更為沉重的打擊!
卡車胎市場還有救嗎?
從輪胎人的朋友圈來看,目前還在經營店鋪的輪胎人還在努力借用最后兩個月的時間挽救輪胎生意。在他們看來,無論市場是否有救,至少賣掉一些庫存就還有資金可以流轉度日。
不過可以預測的是,即使門店和經銷商在快速清庫后手里有了資金英語,但是鑒于不明朗的輪胎市場行情,明年年初的訂貨可能會更加謹慎。加之目前貨運司機對價格的敏感程度,預計明年市場還會涌進部分小品牌,甚至雜牌輪胎參與正規市場競爭(已有批發商怒斥部分22.5的鋼絲胎價格做到了700元,甚至更低),明年的輪胎廠全鋼胎生意也同樣不容樂觀。訂貨謹慎,雜牌入侵,越來越艱難的市場環境下,輪胎企業到底要怎樣迎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