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產業網據人民網-安徽頻道消息,近年來,宣城寧國市聚焦汽車零部件產業“首位產業、創新驅動、數字賦能”的發展思路,通過規劃引導、扶持培育、龍頭帶動、產業招商等方式,逐步形成定位合理、優勢互補、各具特色、協同聯動的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群。目前,該市已集聚汽車零部件各類細分領域企業450余家,“龍頭企業引領、骨干企業跟進、關聯企業配套”的產業梯隊逐步形成。
強化“首位謀劃”的工作理念
按照“立足實際、著眼長遠、分步實施”的原則,不斷加快“調結構、壯企業、優產品”步伐,努力打造國家級汽車零部件制造基地。
產業規劃方面,科學編制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群發展規劃,立足既有產業優勢,引導企業向新能源汽車、特種行業密封件、重大裝備等領域拓展,推動零部件向集成、總成方向發展,力爭集聚形成千億級的寧國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群;企業發展方面,大力實施“產業提升”“規模再造”等十大行動,加快推進“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戰略,促進汽車零部件企業總量擴張、結構優化、效率提升和產品升級;政策支持方面,持續強化政策扶持力度,認真貫徹落實省“三重一創”、制造強省、支持縣域特色產業集群(基地)建設、推進重大新興產業基地發展等政策措施,近三年來幫助汽車零部件企業向上爭取項目資金近2億元。
強化“首位建設”的工作部署
以寧國市經開區為基礎,以中德智造產業園為引領,以東津特色產業園為補充,著力構建產業明晰、重點突出、特色明顯、錯位發展的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群發展載體平臺。
國家級經開區聚力打造寧國核心基礎零部件產業集聚發展基地,成功獲評G60科創走廊產業合作示范園區(核心汽車零部件)、全省首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基地,累計獲得省重大新興產業基地獎勵資金3.62億元、撥付基地配套獎補資金3.96億元;中德智造產業園總投資100億元、規劃面積3平方公里,將全球領先的汽車制造技術和寧國汽車零部件產業相融合,引進高端汽車零部件企業,全力打造國內一流汽車零部件產業新高地;東津特色產業園依托省產業集群專業鎮基礎(橡塑及汽車零部件),大力拓展寧國東部工業經濟發展空間,打造長三角地區汽車零部件產業轉移承接平臺。
強化“首位發展”的工作導向
圍繞“智能化、網聯化、電動化、輕量化”趨勢,全面布局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借力資本市場,鼓勵中鼎、保隆等上市公司“走出去”“引進來”實現聚變裂變式發展,通過并購重組等方式推動汽車零部件產業擴能提級,其中,中鼎股份先后收購德國KACO、WEGU、AMK等優質公司,并推動超過6家、9個項目反向投資落戶寧國;寧磁電子通過吸引上市公司大地熊向公司增資擴股,跑出企業“加速度”。
推進“雙招雙引”,堅持內培外引并重,重點培育引進投資規模大、經濟效益好、科技含量高的“大好高”項目,其中,今年簽約的中鼎智能底盤項目實現50億元以上產業項目重大突破;吉利汽車在寧設立吉楓汽車,布局車輛再生資源利用;天成電氣、裕華電器通過引進專業團隊,進軍新能源汽車“三電”領域。
加強產需合作,2020年以來連續成功舉辦三屆安徽汽車及零部件產需對接會,拓展了寧國汽車零部件產業市場,提升產業鏈供應鏈水平,加強了零部件企業與整車產業創新協同合作,其中,今年邀請了100多家整車及零部件企業參加,會上簽訂了2.1億元產品供需合同,成功簽約總額102億元的重大招商項目。
提升發展質效,大力倡導“畝均論英雄”,全面深化工業企業分類綜合評價,在全省率先出臺工業企業分類綜合評價辦法,堅持正向激勵和反向倒逼并重,推動優質要素資源向汽車零部件優質企業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