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產限產、原材料上漲、運輸成本增加、供應不暢、貿易壁壘,這些事情無論是不是直接與批發商的生意相關,但是最終承受暴擊的永遠都是批發商——任何因素都能催生輪胎漲價,經銷商從未逃過一次動蕩。
流水的困難,鐵打的經銷商
作為輪胎廠和門店的橋梁,經銷商往往扮演著輪胎生意中最重要的角色。這就注定了經銷商必須承受“夾板氣”的命運。今年的漲價就是最好的說明,全球經銷商都在屏息以待,看看輪胎價格在12月31日前到底會漲多高?當然也想看看一波接著一波漲價后到底會對生意造成多大的沖擊?持續了一年半的高庫存低流轉的到底要過幾年才能解決?

在經銷商們看來,困難永遠都在,但是客戶絕對不常在——上游稍有風吹草動就會引發“漲價潮”,客戶已有風吹草動就會“四散而逃”。全球經銷商在今年對這一點都深有體會。一家美國經銷商對外媒表示:“由于通貨膨脹帶來的生存壓力,輪胎漲價正促使許多客戶,尤其是小型車隊的客戶,選擇價格較低的產品。”這也導致今年經銷商們更多的關注低價輪胎,因為三級和四級品牌(對標國內低價輪胎)的需求“急劇增加”。全球輪胎經銷商的共同感受是,“現在的客戶更追求性價比的輪胎。”
沒有最慘,只有更慘
但是想要進貨低價輪胎在今年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由于頭部輪胎企業目前都在專注于高端輪胎的生產,導致低價輪胎的供應不再充足,很多經銷商需要更多的貨源。但是這也帶來了另一個問題——小品牌輪胎的質量如何保障?

“客戶也知道小品牌輪胎的質量不如大品牌,但是今年沒辦法。”一位批發商留言給我們,“輪胎、燃料和維修價格現在都瘋了。今年車主收入銳減,他們連車險都交著困難,所以在瘋魔的價格面前,即便知道雜牌輪胎質量不佳,也只能湊合。”我們都知道經銷商們的收入來源很大一部分是銷售任務提成,然而雜牌低價輪胎的銷量走高勢必會對原本的庫存銷售造成沖擊,這也意味著經銷商完成年初的任務困難重重,年底的大部分收入都陷入了不確定之中——據隆眾資訊統計數據顯示,樣本企業的庫存流轉天數仍停留在40天以上;海外數據統計顯示,北美經銷商的庫存也在逐步走高,由經銷商認為要到2023年第一季度庫存情況才能好轉。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一旦庫存情況好轉,輪胎漲價大概率還會瘋起!
知難而上,增加服務
雖然批發商目前是行業最慘的人,但是這并不代表他們會退出這個行業。畢竟只要路上有車跑,輪胎行業還是能夠賺錢。目前不少批發商已經開始擴大自己的服務內容以從更多方面平衡利潤。由經銷商已經開始提供機械安裝車輪服務和現場服務,同時也增加了更多的靈活送貨方式。在北美市場,一些批發商增加了服務卡車。

“每一年都會困難,但是只要堅持,我們就能挺過困難,2009年的時候我們扛過來了,我相信2022年我們也能一樣度過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