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產業網據齊魯網消息,山東不斷加大科技體制機制創新,根據合成橡膠產業轉型發展需求,與科研院所共建成果轉化平臺,解決制約產業發展的關鍵難題。
最近,中科院青島能源所研制的一種橡膠新材料,通過了中國石化工業聯合會的科技成果鑒定。這種“合成丁戊橡膠”,創新利用石化工業的副產烯烴作為原料,不僅可以實現進口替代,還大大提升了防滑和耐用等性能。
中科院青島能源所研究員王慶剛:“開辟了一個新材料、新賽道、新領域,我們首先采用鐵系催化來實現這樣一個材料的實驗室的設計合成,和工業化的這樣一個百噸級的中式放大制備,以及在輪胎企業的批量制造與評價,可以隨心所欲來設計具有特定微觀結構的橡膠新材料。”
2015年,中科院青島能源所成立研發團隊,專門圍繞副產烯烴開發催化技術,利用7年時間,設計合成了催化劑,并完成中試放大試驗。
中科院青島能源所高級工程師王亮:“通過催化聚合,從而形成這樣的一個(合成丁戊橡膠)高分子化合物,相當于是拿針去串珍珠一樣,它的一些的力學性就會得到顯著的提高。”
為了讓科研成果迅速落地,山東與中科院、青島市共同建立山東能源研究院,每年各自拿出3億元轉化資金,提供各類要素支持,并將成果轉化收益的80%用于獎勵科研人員。
山東能源研究院副院長徐峰:“按照產業出題、科學論證、協同攻關、市場驗收的原則;堅持項目人才平臺一體化的原則,目的是打造中科院重大成果在山東落地轉化,初步形成了政產學研金服用多要素深度融合的創新體系。”
眼下,科研團隊正與山東輪胎企業進行年產3萬噸的產業化示范研究,并制定了相應的基礎數據和工藝標準,預計下半年將實現工業化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