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產業網據輪胎商業消息,高居不下的成本壓力讓輪胎企業自頭部到尾部均開啟了瘋狂的漲價模式。就在近日,固特異又掀翻了此前的價格天花板再度發布漲價通知——7月,固特異和固鉑輪胎全線產品價格上漲,乘用車輪胎價格上漲10%,商用車胎漲價6%!
國內漲價高頻次低力度
朝陽華興萬達輪胎在6月15日當天宣布漲價,漲價幅度為2%。

同一天,優科豪馬宣布即將在7月15日開啟新一輪漲價,而漲價幅度也只在3%-5%。

而更糟糕的是不僅是國內漲價幅度偏小,漲價執行幅度更加弱勢。導致全球市場的冰火兩重天最根本原因在于輪胎市場囤貨量的不同,海外市場“胎慌蔓延”,國內市場在拉垮的行情之下,哪怕是不足3%的漲價也無從招架。
海外漲價高頻次暴漲
如果說去年第四季度的漲價潮是國內輪胎企業的一場“瘋狂”,今年上半年簡直可以稱作是海外輪胎企業一次徹徹底底的“狂歡”,從年初米其林開啟的北美市場輪胎漲價14%開始,海外輪胎市場的單次漲價幅度就幾乎都是在10%左右。
而此次第三季度海外輪胎市場漲價潮中,外資輪胎企業的漲價幅度無一例外全在5%。早在5月,優科豪馬就宣布了7月1日將對其美國市場的乘用車替換輪胎和商用卡車輪胎的價格進行上調;5月底,美國市場迎來了普利司通的7月漲價通知——宣布對其美國市場的普利司通、凡士通和Fuzion乘用車和輕型卡車輪胎,以及摩托車輪胎實施最高10%的價格上漲,此外,歐洲市場的卡客車輪胎價格也將在7月1日迎來上漲;米其林則對美國和加拿大輪胎市場進行今年的第三次價格調整,7月1日起,百路馳品牌的乘用車和輕卡車替換輪胎將提高6%,而米其林的公路和越野商用車胎則將增加13%;住友橡膠則在本月初對其7月1日北美市場漲價做了預告—— 7 月 1 日上調飛勁乘用車、輕型卡車和中型卡車輪胎的價格;此外,倍耐力、韓泰等輪胎巨頭也將于7月1日對北美市場輪胎進行價格調整。

不到半個月,海外市場已經湊齊了外資輪胎巨頭們的漲價通知單。據不完全統計,如果疊加前兩個季度的漲價幅度,目前北美市場的漲價累計幅度預計已經超過20%。然而,在高壓漲價下,海外輪胎市場仍是“供不應求”,這與目前國內市場的高庫存壓力簡直形成了鮮明對比。
海外市場“一胎難求”
之所以與國內市場形成鮮明對比,是因為今年俄烏沖突帶給海外輪胎廠極大沖擊。有不少外資輪胎企業在財報中就提到了俄烏沖突導致的企業在俄產能受到較為嚴重的沖擊;同時,由于制裁等原因,目前部分海外輪胎廠甚至不能使用產自俄羅斯和白俄羅斯的原材料,再加上能源費用的大幅上漲,導致海外輪胎產能受到重創。雖然各企業都在竭力尋找解決弱勢,但短時間內仍難修復,輪胎供應困難重重。
而北美市場,在芯片短缺導致的汽車供應降速和通貨膨脹壓力,讓不少消費者重新回歸輪胎替換市場——更新車而非購新車,這就導致自去年三季度開始,在將近一年的時間里,海外輪胎市場需求無視“漲價”一路上漲。
高需求低供應之下,海外市場,再貴的輪胎也不愁賣。而國內市場,產能并不發愁,同時受到去年“國五國六交替”,車隊新車滿盈的行情影響,國內替換市場需求自去年6月開始一路下滑,整個市場對于漲價“悄無聲息”。
國內漲價如“兒戲”
“國五國六交替”帶來的商用車替換市場需求下滑,時至1年仍未消退。公開數據顯示,今年4月重卡銷量是近15年的最低點,而5月份的繼續下滑更是讓商用車輪胎市場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刺骨之寒”。即使是全球輪胎巨頭米其林在今年第一季度也備受打擊,卡車胎原配及替換市場分別下滑 52% 和 25%。

然而更令人頭疼的是,替換市場需求下挫不只發生在商用車胎市場,即使還算有一定需求支撐的乘用車替換市場也在近幾個月接連遭受暴擊——輪胎巨頭米其林在其發布的4月份全球輪胎銷售數據顯示,全球乘用車輪胎配套銷量暴跌16%;其中,中國配套輪胎銷量暴跌了37%,替換市場方面中國暴跌34%。需求無量下,在終端門店,漲價形同虛設。
炭黑漲完運費漲,輪胎不漲不行
即使形同虛設,輪胎廠還是得漲價。成本價格之瘋狂已經導致了今年一季度國內輪胎企業的“入不敷出”,多家輪胎企業利潤下滑,甚至為負。而目前的成本高壓還在繼續,能源價格從破“8”到破“9”;山東市場炭黑價格破紀錄上行到10000元/噸之上,多家炭黑企業報價上調超過15%,德國歐勵隆工程炭部分品種漲幅更是高達30%;合成橡膠價格也屢屢上漲。多種成本輪流上漲之下,為了活下去,輪胎企業必須漲價。
逼不得已,輪胎廠和輪胎市場的“漲價”叫板仍在持續。不過目前,隨著多個大基建項目開工,運輸物流逐步恢復,輪胎市場正在從冰封中解凍,隨著需求逐步復蘇,輪胎廠和市場正在可以和“價格”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