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產業網據車與輪店主聯盟消息,近日,ApexTire2021中國輪胎年度大選揭曉,賽輪憑借其液體黃金輪胎新產品——S01、SFL12的優異性能,獲頒年度節能環保輪胎、年度節能省油卡客車輪胎、年度綠色低碳標桿企業三項榮譽。
而在此之前,賽輪液體黃金輪胎也屢獲殊榮,先后榮獲包括歐盟標簽法規雙A級、中國橡膠工業協會《輪胎標簽分級標準》3A級、TüV萊茵“節能先鋒”等在內的專業認證,并被贊譽為能夠引領世界橡膠輪胎行業迭代更新的第四代輪胎產品。
作為世界輪胎工業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創新成果,液體黃金輪胎是賽輪20年科技創新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20年前,一群創業者以“實業興國”為己任,以“助力中國橡膠工業站上世界新高度”為使命,創立了賽輪。
20年來,以實現“技術自主化、制造智能化、品牌國際化”為戰略目標的賽輪,連續創下了多個業界第一:自主研發的世界最大63吋巨型子午線輪胎,填補了國內行業空白;發布了全球首家投入使用的橡膠輪胎工業互聯網平臺——“橡鏈云”,打造橡膠輪胎全產業鏈協同發展新模式,全球首推輪胎智能工廠…… 不斷進擊的背后,是賽輪“做一條好輪胎”的匠心堅守。
賽輪源源不斷的“創造力”從何而來?
布局“橡鏈云”,賽輪馳騁海外
全球化戰略布局,賽輪是國內第一個吃螃蟹的輪胎企業。
2012年,賽輪集團率先走出國門,在越南創建國內首個海外輪胎生產基地,成為中國輪胎行業中首家在海外設立生產基地的輪胎企業;2019又在越南建立年產240萬條ACTR智能化輪胎工廠,隨著產能的釋放,越南工廠成為公司重要的戰略布局。
2020年,疫情導致全球經濟停擺的時候,賽輪全球化戰略的優勢進一步得到了凸顯,海外越南工廠成為賽輪利潤的重要增長點。
2021年,賽輪在柬埔寨規劃的年產能900萬條高性能半鋼子午線輪胎項目,成為其布局海外的另一個生產基地。該項目僅用了9個月就順利完工投產, 在國外疫情肆虐的情況下,讓業界再次見證了賽輪速度。
這背后離不開賽輪工業互聯網平臺——“橡鏈云”的助力。作為全球首個真正投入使用的橡膠工業互聯網平臺,“橡鏈云”實現了從傳統輪胎生產車間人工操作到智能機器人替代全流程的改變,達到了全鏈路的智能制造,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大幅降低經營成本,縮短了生產周期。
例如,2020年,賽輪沈陽年產300萬條的高性能智能化全鋼載重子午線輪胎項目僅用時200多天就實現了投產,全面的刷新了橡膠輪胎領域工廠建設速度的同時,全新的設備智能化、無人化水平,也成為行業內智能化工廠的新標桿。
“賽輪推進全球化布局,對于更好地滿足海外市場的需求,提升企業競爭力、擴大市場占有率具有重要意義。”賽輪相關業務負責人表示,未來,在東南亞基地的基礎上,賽輪不會停止全球化的步伐。“我們要更貼近市場和客戶,更迅速響應市場的需求,要向全球的消費者和合作伙伴分享新材料、新技術帶來的價值。”賽輪相關業務負責人說。
顛覆式創新的賽輪定力
自2006年以來,我國輪胎產量一直穩居世界第一,輪胎的總產能占全球總產能的35%。可以說,我國實現了從輪胎工業弱國向世界輪胎工業大國的蛻變,并走在了追求輪胎強國夢想的路上。
在賽輪集團董事長袁仲雪看來,創新無疑是打破我國輪胎產業瓶頸的唯一鑰匙。但如何創新,成為輪胎企業的重要課題。
哈佛教授克萊頓·克里斯坦森在《創新者的窘境》一書中提到,企業面臨的選擇是持續性創新還是顛覆性創新,這個兩難局面,關系到企業的發展全局。其中,持續性創新是在自己原有的產品上不斷地改進、創新,大部分企業多是持續性創新。而顛覆性創新是關系到企業未來十年二十年的發展的創新,投入大,時間久,風險高。
據了解,中國目前多數輪胎企業在產品研發上采用模擬法,這種方法的特點是快,不需要大量科研投入。然而如果不在基礎研究上下功夫,就很難出現顛覆性的創新。
而在行業人士看來,有沒有顛覆性的創新,是中國能否從輪胎制造大國向強國邁進的關鍵性指標。
賽輪用實際行動證明,國產輪胎企業也能實現顛覆性創新。
“我們進行了不參照競品的創新,同時,我們的創新是有質量的創新、有目的的創新,否則技術再先進,如果不能做成產業,那就沒有意義。”國家橡膠與輪胎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首席顧問,怡維怡橡膠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許叔亮說。
正是有這樣的決心與韌勁,經十余年潛心研究,賽輪自主研制生產出液體黃金輪胎。該輪胎采用世界首創化學煉膠技術研發出的一種高性能橡膠新型材料生產而來。作為一條在中國完成系統科研的輪胎,液體黃金輪胎大幅改善了滾阻、抗濕滑性能與耐磨性能,成為輪胎行業“4.0時代”的代表。經國際權威機構IDIADA測試,液體黃金轎車輪胎在滾動阻力、濕地抓地方面均達到歐盟標簽法規A級(最高等級)。
如今,賽輪集團已實現了液體黃金輪胎的批量化生產,并與吉利、北汽越野、比亞迪、中國重汽、東風汽車等二十多家主機廠建立合作關系。根據已完成的多款車型輪胎評價數據,液體黃金輪胎的多項主要性能指標超越其原配胎。
在液體黃金輪胎諸多榮譽與認可的背后,是賽輪十年磨一劍的定力和魄力。自2011年9月,國橡中心開展化學煉膠技術基礎研究到2020年6月世界首創化學煉膠30萬噸項目建設正式啟動,賽輪在基礎研究領域已經默默耕耘了十年之久。
“我們必須要走自主研發的道路,研發的過程就是在失敗中不斷地總結摸索的過程,實驗中不斷改善的過程,沒有一蹴而就的成功,所以我們的口號是:公司敢于為失敗埋單。”這是袁仲雪在一次采訪中談及鼓勵創新、寬容失敗時所提出的,他認為,沒有這個投入,就沒有賽輪基礎研究的成功,而基礎研究為賽輪帶來了生氣和春天,這種春天必然會影響到未來5~10年中國橡膠輪胎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和影響力。
“雙碳”目標下
賽輪加速彎道超車
與國外百年輪胎企業不同,國產輪胎起步晚、中高端整車廠配套輪胎驗證時間長等多種因素導致中國輪胎企業錯過了進入車企配套胎供應鏈的最佳時機,不過,中國輪胎企業也并不是沒有機會。業內專家表示,賽輪從技術上講,與世界知名輪胎品牌的差距不是很大,甚至還有超越。
更重要的是,在“雙碳”目標下,液體黃金輪胎有著更具想象力的發展空間。這也給賽輪帶來了新的機遇。
一方面,新能源汽車的新輪胎需求,讓本身更加“綠色”的輪胎更具核心競爭力。較傳統輪胎,液體黃金輪胎可以大幅降低汽車在行駛過程中的燃油消耗和碳排放。據了解,一輛使用液體黃金輪胎的轎車行駛15萬公里,可節油約810升,CO?排放減少約2噸,較傳統綠色輪胎降低6.8%。
另一方面,實現輪胎全生命周期的綠色環保也是液體黃金輪胎不能忽視的貢獻。在原材料選用、生產制造、產品使用和循環再利用的全生命周期內,液體黃金輪胎突破性地實現了綠色、低碳和可持續發展。
“目前我們正在研究生產過程的能耗循環,相信不久的將來,整個輪胎的生產可以更低碳。”許叔亮表示。
液體黃金輪胎全生命周期內的綠色低碳和節能減排,將有助于賽輪在新一輪的競爭中實現彎道超車,從跟跑到實現領跑,引領推動世界橡膠輪胎行業實現新時代的轉型升級。
更多炭黑資訊 ,請關注炭黑產業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