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產業網據輪胎商業消息,這波“漲價潮”不單單發生在今年,從去年6月份開始,部分輪胎企業就已經開始上調產品價格,上漲幅度基本也在3%—5%之間。從這長達近一年的漲價來看似乎與往年漲價有所不同,今年已經有50多家輪胎企業漲價通知單發出。就連普利司通、米其林、韓泰、優科豪馬等國際品牌也官宣漲價,除了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因素外,今年輪胎市場也做了很大的推力。
輪胎企業上調價格已經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起碼每天都有人在網絡上大肆宣揚輪胎將要漲價的消息。其實對于輪胎行業來說:原材料的漲幅大,利潤被進一步壓縮,漲價是必然的趨勢。但對于一些沒有實力的中小輪胎企業來講,漲價潮背后有著更大的危機。
輪胎企業的“倒閉潮”
現如今,輪胎市場低迷,入不敷出,加上原材料上漲,企業發布漲價的通知只是順應市場趨勢,為了保證企業的正常運營,但漲價真的能讓企業免遭市場低谷的殃及嗎?事實證明,市場需求量大幅度減少,從上游工廠到下游經銷商、零售商入不敷出,無一幸免。當然,市場低迷在前幾年就已經顯現出來了,只是今年的疫情更加重了低迷的程度。隨著生意越來越難做,不少企業都不得不宣布破產,從而“倒閉潮”又成了一種趨勢。
23家橡膠輪胎企業破產
據不完全統計,2021年共有23家橡膠輪胎企業破產,這其中有輪胎翻新、輪胎制造、橡膠產品制造以及輪胎經銷商。而且輪胎制造的企業占據了大多數,有些輪胎企業的注冊資本并不低,也有不少是存活幾十年的老廠。不禁令人感嘆:時過境遷。

面臨經營之困的企業多采用拍賣資產的方式獲取資金進行紓解,如果窟窿太大,無法填補,只能被動或主動破產,再若有企業做接盤俠或者當地政府主導重組,企業或許可以改名換姓獲新生。
100多家輪胎經銷商消失
據不完全統計,在2021年一整年共有139家輪胎經銷商/輪胎店破產或者注銷,在這其中甚至有一些大型的輪胎經銷商也走上了消亡的道路。

山東數百家輪胎廠,在慢慢的發展壯大,但部分小廠只是在盲目經營發展,由于企業負責人文化程度普遍比較低,對于品牌,以及企業的未來,行業的認知都非常淡薄,在行業發展初期時勉強能維持,但隨著行業競爭力不斷增大,這些企業注定會被淘汰。
近年來,輪胎行業洗牌的速度越來越快,尤其像今年這種局面,被淘汰的企業、工廠會更快更多,也就導致了各企業間的競爭壓力急劇增大。不過通過洗牌,淘汰掉產能落后的輪胎企業,使行業更加規范,能夠更好地服務消費者,從而真正實現可持續發展。
(原標題:“漲價潮”與“倒閉潮”誰更可怕?)
更多炭黑資訊,請關注炭黑產業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