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產業網據橡膠技術網消息,因新冠疫情的影響,市場供需失衡,這為手套行業帶來了一波可觀的紅利。例如醫療手套,2010-2020年,全球醫療手套需求量翻了近一倍。2020年,預計醫用手套需求量有望達到3310億只。鑒于新冠疫情帶來防護需求的爆發,中短期內手套行業供不應求將成為常態。
雖然世生組織表示2022年要把疫情壓下去,但根據現在的情況來看,病毒不斷變異,明年能不能消失,或者說控制還是個未知數。只要疫情還在流行,對于醫用手套的需求或將繼續上漲。
醫用手套有丁腈手套和乳膠手套兩種,但現在國內醫療系統普遍還是使用乳膠手套,丁腈手套價格還有下降空間才能取代乳膠手套成為主流。
與丁腈手套相比,天然橡膠乳膠手套對于使用者而言較舒適和靈活。手套本來不是什么高大上的東西,誰能規模化把售價降下來就能獲得市場份額。
2016年全球醫用手套銷量2526億只,2020年全球醫用手套銷量4578億只,同比增長31.5%,2016-2020年復合增長率16.0%,預計2022年全球醫用手套銷量6842億只。

數據來源: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但是,在順勢而為的當下,一些業內人士開始對疫情后的狀況開始思考:疫情后,國內市場需求量會變少嗎?接下來該如何應對市場的變化?
一次性手套(以下簡稱手套)按材質不同分為:丁腈手套、PVC手套、乳膠手套和PE手套。根據品質等級可分為醫療級和非醫療級。在疫情持續爆發的當下,每一種手套的需求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增長,特別是丁腈手套和PVC手套,因它們的特性得到了更多使用者的青睞。

數據來源:公開信息整理
縱觀手套行業的發展史,每一輪疫情都會刺激手套的需求,也會激發大眾手套的使用意識。如2009年H1N1在美國爆發時,手套行業成為了全民的剛需。而如今,疫情更是刺激了民眾對手套行業的新一輪普及,手套正從“彈性消費”變成新的剛需。未來,即便手套需求短期呈下滑趨勢,但長期發展趨勢依然樂觀,對于整個行業來說,紅利才剛剛開始。
除了新冠疫情為手套市場帶來巨大的需求以外,同時還要注意行業內部的結構性調整。在醫療領域,醫務人員頻繁的使用乳膠手套或PE手套,這造成了比較突出的過敏性問題。未來在醫用市場存在著大量的替代需求,醫用丁腈手套將迎來良好的發展機遇。

疫情的爆發帶動了全民防護的熱潮,也催生了全球手套產業格局的重構。在未來的后疫情時代,手套將不再是東南亞手套廠商一家獨大的局面,中國的市場必將后來居上。
手套企業將何去何從?
2016年天然乳膠手套銷量944億只,2020年銷量增至1332億只,2016-2020年復合增長率9.0%。預計2022年全球天然乳膠手套銷量達1722億只。
當前,馬來西亞是全球主要的乳膠手套生產國,占據著全球60%以上的市場份額,不過這兩年中國產能不斷提升。馬來西亞疫情防控沒有中國做得好,導致產能不穩定,而且馬來西亞生產線老舊厲害,中國都是新產線,所以,馬來西亞生產效率與中國無法相比,以至于歐美很多訂單都轉移到中國生產。
我們從出口數據可以看出來,11月的中國手套出口數據環比大漲,安徽、江西加山東三個基地加起來橡膠手套出口數量超過37億只。其中,安徽環比增加6億,江西環比增加2億,山東環比增加2億,合計增加10億。
所以,隨著訂單進一步向中國轉移,國內乳膠需求肯定會增長,再加上國內目前低庫存,未來行情可期。只要海外訂單大爆發,中國單月乳膠手套出口量突破50億只大關,年化銷量達到600億只也是有可能的。
對于手套企業來說,供需失衡帶來的不止是利潤,還有考驗和機遇。在未來的后疫情時代,市場發生的變化,將給企業帶來更加激烈的競爭壓力,但在互聯網時代下,產品的多元化、市場定位的精準化、直擊用戶的營銷模式,將是大家該提前思考的。
更多炭黑資訊,請關注炭黑產業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