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產業網據中橡協信息會展部消息:
1.“用工難”成疫情后輪胎制造商痛點問題

根據近期全球各大輪胎制造商、咨詢分析機構的反饋,輪胎企業正面臨愈加嚴重的勞動力短缺問題,這會對運營成本和產能產生連鎖反應。
例如,米其林在其2021年財報中就表示,勞動力短缺影響了集團及供應商的相關業務,尤其是特種輪胎部門,受到勞動力短缺的影響最為嚴重,導致部門無法滿足強勁的客戶需求。Smithers日前在一項題為《供應鏈中斷對輪胎制造業的影響》的研究報告中也表示,從長遠來看,勞動力短缺可能會刺激對輪胎制造和倉儲自動化的更多投資,
2.普利司通積極推進廢舊輪胎化學回收
近日,普利司通啟動兩項獨立計劃,推進廢舊輪胎的化學回收和生產用于制造新輪胎的化學原料。
其一,普利司通2月18日宣布,公司啟動一項聯合研發計劃,開發“從廢舊輪胎高效回收異戊二烯”的化學技術,旨在研究如何在低溫下高效催化解聚廢舊輪胎,回收生產合成橡膠的關鍵原材料異戊二烯。
其二,普利司通與能源集團Eneos簽訂了一項聯合協議,將普利司通的聚合物材料設計能力與Eneos的原油精煉技術和基礎化工產品制造技術相結合,開發化學回收技術,實現廢舊輪胎的高效熱裂解。
3.優科豪馬將可持續材料應用于賽車輪胎
優科豪馬近日宣布,公司將在2023年后繼續為日本超級方程式錦標賽(以下簡稱SUPER FORMULA)提供賽車輪胎,并持續增加可持續材料的應用。在為SUPER FORMULA開發賽車輪胎的過程中,優科豪馬計劃使用各種天然生物基材料,,輪胎還將采用從廢舊輪胎回收的橡膠材料。優科豪馬表示,添加的可持續材料不會對賽車輪胎性能產生影響,目標是在2025年將輪胎的可持續材料占比提高至35%。
4.RAOT:全球需求增長將促進泰國天膠產量與出口
作為全球主要的天膠生產和出口國之一,泰國每年的天膠產量約占全球總產量的三分之一。泰國橡膠管理局 (RAOT) 預計,2022年泰國天膠產量將增長1.82%(同比,下同),達到490萬噸。
RAOT橡膠經濟部主任Athiwee Dangkanit表示,全球汽車行業和醫用橡膠手套行業對天膠的強勁需求將推動泰國的天膠出口。2021年,泰國天膠總產量近482萬噸,其中413萬噸用于出口。RAOT預計泰國2022年天膠總出口量將增加2%,達到 422 萬噸。
5.庫博標準:去年收入略有下滑,計劃進一步削減成本
財報數據顯示,庫博標準2021年凈虧損(EBITDA)800萬美元,收益不如2020年的盈利3570萬美元,銷售額受歐洲和印度業務活動收緊的影響,也同比下降約2%至23.302 億美元。其中,第四季度銷售額同比增長14%至 6.013 億美元,利潤(EBITDA)為200萬美元,仍遠低于2020年同期的5700萬美元。
庫博標準表示,公司未來將繼續致力于通過提高運營效率來降低持續成本,并進一步優化運營方式、管理費用和人員配備水平。
6. 米其林:2022年市場環境充滿不確定性
米其林在對今年的業績預測中表示,2022 年整體市場環境充滿不確定性。乘用車和輕型卡車輪胎市場預計將實現小幅增長,其中,OE部分今年銷售額預計增長0%至4%(同比,下同)。卡車輪胎市場預計今年銷售額將增長1%至5%。在建筑、農業、兩輪車和飛機輪胎等特種胎領域,預計市場將增長6%至10%。
米其林今年全年的目標是營業利潤超過 32 億歐元,2021年為 29.66 億歐元。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本年度原材料價格、關稅、運輸和能源問題都將對成本產生較大的負面影響。
7. 卡博特印尼新工廠破土動工
近日,炭黑制造商卡博特(Cabot Corporation)在印尼Cilegon的特種化合物新工廠破土動工。新工廠主要生產炭黑母粒和導電化合物,年產能為2萬噸,預計將于2022年底正式投產。
新工廠將依靠穩定的本地供應,滿足東南亞和全球快速增長的特種化合物市場需求。卡博特已將最新的技術納入到了工廠的設計和運營當中,而且新工廠與現有的炭黑工廠同處一地,將幫助卡博特提高生產效率、減少能源浪費(新工廠可使用從炭黑工廠回收的廢熱),把項目帶來的環境影響降至最低,這與卡博特最近公布的到2050年實現全球凈零碳排放目標相一致。
8. 希臘將建設國內第一座輪胎熱裂解工廠

近日,加拿大廢舊輪胎熱裂解專業公司Klean Industries Inc及其合作伙伴Pyrolysis Hellas SA計劃在希臘Moulkia鎮建造該國第一個輪胎熱裂解回收工廠。
Klean在2月21日的一份聲明中表示,合作伙伴Pyrolysis Hellas SA已經完成了可行性研究的第二階段,并且已經獲得了項目建設許可。新建工廠將每年可以處理2萬噸廢舊輪胎,采用Klean的碳化工藝生產回收炭黑(rCB)和回收燃料油(rFO)。
9.Canalys:2021年全球電動車銷量大增109%,中國占據半壁江山
近日,市場分析機構Canalys發布了一份關于全球電動汽車市場研究的報告。數據顯示,2021年全球電動汽車銷量增長109%(同比,下同),達到650萬輛,中國銷量占比接近百分之五十。
由于疫情原因和生產限制,2021年全球汽車行業面臨著嚴峻挑戰,市場總量僅增長4%,其中,電動車銷量占乘用車總銷量的9%。Canalys強調,若不是因為長期的零部件短缺仍然影響著全球汽車制造商,電動汽車的銷量將會增加更多。
2021年,中國和歐洲的電動車銷量占比85%。其中,中國電動汽車銷量為320萬輛,占中國新車銷量的15%;歐洲電動汽車銷量為230萬輛,占歐洲新車銷量的19%。相比之下,美國電動車市場需求雖然在上升,但2021年的新車銷量中只有4%輛是電動汽車,約53.5萬輛。
Canalys首席分析師Jason Low指出,中國2021年的電動汽車銷量同比增長一倍多,增加約200萬輛,在2022年以后仍有很大的增長空間。
10. Cefic:歐盟化工行業2022年預計實現小幅增長
歐洲化學工業委員會(Cefic)表示,繼2021年增長約6%(同比,下同)之后,預計2022年歐盟化工產品產量小幅增長 2.5%。
根據Cefic的最新數據,2021年歐盟家電行業、紡織行業等消費品行業的化學品需求大幅增長,餐飲行業以及建筑行業也取得高于平均水平的增長。此外,化學品出口逐漸復蘇,前九個月對歐盟國家以外的出口量增長超過15%,達到 1600 億歐元。
Cefic表示,受制造業需求推動,預計2022年化工行業將實現2.5% 的小幅增長。特別是在汽車行業,隨著供應鏈問題有所緩解,預計歐洲車市將逐漸回暖,但化工行業的長期前景仍然不容樂觀,高通脹以及成本飆升也可能會抑制消費者和工業的需求。
(原標題:國外行業新聞速遞(2.21-2.27))
更多資訊,請關注炭黑產業網!